致醫界通函

樺加沙颱風後鉤端螺旋體及類鼻疽等傳染病發生風險上升,疾管署籲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加強詢問TOCC及通報(疾病管制署致醫界通函第588號)
全國醫界朋友,您好:

樺加沙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造成多處地區豪大雨,又因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堤造成嚴重淹水,民眾可能直接接觸污水或於災後清理家園時接觸污水、污泥,導致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等水媒傳染病傳播風險上升。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籲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疑似個案時,請主動詢問個案是否有慢性病史、皮膚傷口或污水污泥及動物接觸史等,以即早給予妥適診治,並請於24小時內儘速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及採檢送驗。

疾管署表示,今(2025)年截至9/22國內累計62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含11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低於2024年(88例)及2005年(66例),以65歲以上(36例)和50-64歲(19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47例)為多,其次為臺中市(8例)、臺南市(3例)、屏東縣(3例)、宜蘭縣(1例);今年累計56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以50-64歲(21例)及25-49歲(17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於15個縣市,以臺中市(11例)為多,其次為新北市(9例)、高雄市(8例)及屏東縣(8例),其餘11個縣市介於1-6例。另花蓮縣今年累計1例鉤端螺旋體病,尚無類鼻疽病例。

鉤端螺旋體病常與接觸受感染動物排泄物污染之水源有關,大雨或水災容易造成流行,潛伏期平均為5-14天,可由2-30天不等。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嘔吐、腹瀉等,容易與流感、登革熱、急性腸胃炎等疾病混淆,如民眾具有污水或污泥之暴露史,可先在醫療院所使用國內許可之鉤端螺旋體快速檢驗試劑(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西藥、醫療器材許可證相關查詢系統https://lmspiq.fda.gov.tw/web)作為疾病初期快速篩檢輔助診斷之工具,提供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參考,可降低疾病嚴重度及縮短病程。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