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大陸地區探親或旅遊預防感染斑疹傷寒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佈一例因前往大陸探親,感染地方性斑疹傷寒之個案,此個案為72歲男性,於本(九十)年七月十九日前往陜西鄉下老家探望年邁母親;於本(九十)年十月二十日反回台灣。於10月22日覺得身體不舒服,前往永康榮民醫院就醫;10月25日轉往台南成大醫院就醫,經本局檢驗為地方性斑疹傷寒。個案前往地區因屬偏遠鄉下,房屋為土磚所堆砌、雜草叢生、跳蚤密度高,後來雖然遷移至環境衛生較佳的磚砌房屋居住,但是已感染地方性斑疹傷寒。

地方性斑疹傷寒是一種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其病程和蝨型斑疹傷寒類似,有頭痛、惡寒、疲勞、發燒、全身疼痛和出疹等現象。病原為R.typhi(R.mooseri),傳染媒介為印度鼠蚤(Xenopsylla cheopis)或是貓蚤(Ctenocephalides felis),由具傳染性的鼠蚤(通常為Xenopsylla cheopis)在吸血時排立克次體而污染了叮咬部位或其他新鮮的皮膚傷口。偶爾也有因吸入乾了的蚤糞而導致感染的病例。小袋鼠、貓和其他野生或家中動物均可受感染且具有自限性,但這些動物可傳送具傳染性的蚤類給人。

地方性斑疹傷寒的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1-2週,通常為12天。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一旦感染,在蚤體中終生維持(可長至一年)。預防斑疹傷寒應:(1)、使用殘效性殺蟲藥粉:於鼠類通道、洞穴和躲藏所。(2)、避免增加人類的暴露:在嚙齒類動物的控制措施建立前,先使用殺蟲劑,直到蚤類數目減少。(3)、注意住家及活動地區的環境衛生。國內每年有10-20例地方性斑疹傷寒病例,其中有一半以上為境外移入病例,這種病沒有疫苗可預防,但一般的抗生素即可有效治療。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前往大陸地區,應特別注重個人及環境衛生;回國後,如果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前往大陸地區旅遊,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PublishTime 200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