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今年累計已達16例,再創歷年新高,籲請國人出國商旅應慎防感染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週(9月2日至9月8日)國內屈公病確定病例,共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地皆為印尼。1例為54歲本國籍男性,8月21日發病,經醫院通報登革熱採檢送驗後,於9月5日由該署實驗室檢出屈公病毒陽性;另1例為53歲本國籍男性,8月19日發病,經醫院通報登革熱及屈公病採檢送驗後,於9月6日確認為屈公病陽性。今年截至9月8日止,共累計16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病例數創歷年新高,亦為近五年同期平均的3.5倍,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尼12例、菲律賓2例、泰國及新加坡各1例。
    依疾管署最新國際疫情資料顯示,今年新加坡屈公病疫情有上升趨勢,截至8月31日累計574例,約為去年同期(9例)之64倍,亦為近五年同期平均(22例)之26倍;另菲律賓中部Antique省今年5月底至7月間,通報超過900例屈公病病例,通報數明顯上升,該省迄今累計1,102例。本署自2007年10月公告屈公病納入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目前共計56例,皆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34例為最高,其次為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疾管署表示,屈公病是感染屈公病毒(Chikungunya virus)所引起。屈公病毒,最早是在1952年從坦尚尼亞一位發燒病人的血清中分離出來。主要是經由病媒蚊傳播,其傳播循環和登革熱類似。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但更常見關節疼痛以致於無法站直,潛伏期為2-12天,平均3-7天,其病媒蚊包括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近年國人至東南亞旅遊經商、洽公及探親的人數逐漸增加,該署特別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要確實做好防蚊措施,活動時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品,避免遭受病媒蚊叮咬而感染屈公病。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肌痛、出疹、關節痛等,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以利正確診斷治療。如有相關疑問,可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PublishTime 201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