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來無恙-清明掃墓自我保護做得好,遠離恙蟲病


清明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時,經常需接觸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作好防護措施,避免恙蟲病上身。
恙蟲病是亞洲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特有的地方性疾病,經由帶有恙蟲立克次體之恙蟲叮咬而感染。我國今年截至目前(95年3月30日)為止,已有30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去年全年確定病例計462例,死亡1例),依據疫情資料歷年分析顯示,全臺各縣市均有分布,尤以離島及山區縣市(金門縣、澎湖縣、花蓮縣、台東縣)為高危險地區。

恙蟲喜停留於雜草之尖端,伺機落入經過之人類或動物身上,因此行走雜草叢中遭恙蟲叮咬而罹患恙蟲病的機會較高。遭恙蟲叮咬處會形成焦痂,其潛伏期約一到三週,約在第十天左右,開始發生高燒、頭痛,也可能出現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發燒約1週後,在軀幹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恙蟲病如未經妥適治療,其死亡率可達百分之六十,經治療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五。

目前正值清明掃墓時節,疾病管制局籲請民眾做好自我保護措施,掃墓時應穿著長袖衣褲和塗抹驅蟲劑,避免恙蟲叮咬。因恙蟲的習性特殊,其黏附於宿主身上後,並不會馬上叮咬,經過12至24小時爬行活動,俟找到理想的部位後,才會叮咬人,也不會人傳人。因此,不幸被恙蟲附著,只要爭取時間沐浴和換洗全部衣物,就可減少感染的機會。

民眾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於就醫時清楚告知醫師旅遊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自我保護做得好,恙蟲不上身,遠離恙蟲病。疾病管制局祝您別來無「恙」!

PublishTime 200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