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致病原

血絲蟲(Filariae)是一種微小、線狀的寄生蟲,列屬動物界、線蟲門 (Nematoda)、胞感腎綱 (Secernentea)、旋尾目 (Spirurida)、絲蟲總科 (Filarioidea)、絲蟲科 (Filariidae)。

可感染人類的主要有班氏絲蟲 (Wuchereria bancrofti)、馬來絲蟲 (Brugia malayi)、帝汶絲蟲 (Brugia timori) 等三種,其中有九成的病例為感染班氏絲蟲。人類感染血絲蟲引起的病症稱為淋巴絲蟲病 (Lymphatic filariasis),又稱為象皮病(Elephantiasis)。

流行病學

全球有44個國家約8.825億人仍受淋巴絲蟲病威脅。

班氏絲蟲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地區,馬來絲蟲分布於亞洲地區,帝汶絲蟲分布於東南亞 (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

臺灣本島和金門、澎湖的居民在1960年之前有感染淋巴絲蟲病的風險,但自1958年起,經由執行長期的防治計畫,淋巴絲蟲病病例數逐年下降。目前臺灣已無淋巴絲蟲病病例。

傳染窩

感染性血絲蟲經由病媒蚊叮咬吸血時進入人體,病媒蚊的種類如下:

  1. 班氏絲蟲:斑蚊、瘧蚊、家蚊及沼蚊。
  2. 馬來絲蟲:斑蚊、瘧蚊、苛蚊及沼蚊。
  3. 帝汶絲蟲:須喙瘧蚊 (Anopheles barbiostris) 。

傳染方式

血絲蟲生活史(如下說明)
寄生人體血絲蟲的生活史:

  1. 感染性的幼蟲經由病媒蚊叮咬人類吸血時進入人體。
  2. 幼蟲移行至人體適當之位置,如淋巴結、淋巴管(班氏、馬來及帝汶絲蟲)發育為成蟲。
  3. 雌蟲生產微絲蟲,班氏、馬來、帝汶絲蟲的微絲蟲在血液中循環。
  4. 病媒蚊叮咬感染者而感染微絲蟲,微絲蟲在病媒蚊體內經1-2週後,發育成感染性幼蟲(第三期幼蟲),此時病媒蚊若再叮咬健康的人,則會使其感染淋巴絲蟲病。

預防方法

「避免蚊蟲叮咬」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1. 至流行地區戶外活動時,應著淺色長袖衣褲,裸露部位可塗抹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之防蚊藥劑。
  2. 選擇有紗門紗窗且衛生設備良好或有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3. 睡覺時可使用蚊帳,並檢查蚊帳是否有破洞、蚊帳內是否有蚊子,需要時可噴殺蟲劑或點蚊香。

臨床症狀

感染血絲蟲如班氏、馬來及帝汶絲蟲,大多數無症狀,部分病人因淋巴功能障礙,導致發燒、淋巴水腫、淋巴管炎、陰囊水腫、象皮病(淋巴液漏出,刺激皮下組織使皮膚增生、肥大與腫大,外觀似象皮或象腿,經常發生於下肢)或熱帶性肺嗜伊紅白血球過多症(夜間咳嗽、哮喘、發燒及嗜伊紅白血球過多,多數發生於亞洲地區的病患)。
若淋巴腫大或水腫嚴重,應加強局部皮膚之清潔衛生,以防止續發性細菌性感染,若淋巴腫大嚴重,也可考慮手術治療。

最後更新日期 202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