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近四十年來,首見瘧疾介入感染病例,請民眾至國外瘧疾疫區旅遊或工作時,慎防蚊蟲叮咬,避免感染瘧疾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布第十九名瘧疾確定病例,五十七歲,男性,住台東縣太麻里,九月二日發病,目前仍住院治療中,據初步調查顯示,該名病患並未有出國史,血片經該局檢驗結果,確定為熱帶瘧。因台灣已在1965經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瘧疾根除地區,本案為近四十年來首例瘧疾介入感染病例,故疾病管制局非常重視此案例,已指派防疫人員配合衛生局至病患住處展開擴大疫調、採血及檢驗,並調派病媒防治人員,赴當地進行病媒蚊調查工作。台灣地區自宣布為瘧疾根除地區後,每年均有數十起境外移入病例,今年截至目前為止,今年共發現十九例瘧疾確定病例,其中十八名為「境外移入」病例,分別是間日瘧八例、熱帶瘧八例、間日瘧和熱帶瘧混合感染二例。

由於國際間交流頻繁,故疾病管制局對瘧疾防治工作不敢掉以輕心,為防制境外移入病例,積極採取下列措施:(1)對於前往疫區出國旅遊民眾,實施預防感染衛生教育宣導及免費提供預防感染瘧疾藥物。(2)培養瘧疾專業防治人員,定期訓練各地方衛生單位防疫人員,提昇檢驗能力。(3)持續監測矮小瘧蚊在台灣地區的活動情形。

雖然瘧疾係經由蚊子傳染,但此種蚊子與傳染登革熱的斑蚊不同,與家中常見在夜間叮咬人的家蚊亦不同,台灣地區傳播瘧疾的主要病媒蚊為矮小瘧蚊。雖然,瘧疾在台灣已絕跡,根據該局的監測調查資料顯示,目前矮小瘧蚊僅孳生於屏東縣、台南縣、台東縣、花蓮縣、高雄縣等五縣市19個鄰近山區的鄉鎮41個村里。矮小瘧蚊目前孳生的場所跟早期瘧疾流行的時候不一樣,早期孳生於水稻田、溝渠、小溪等,且遍佈全台灣,目前該局疫情調查結果發現在該病患住家附近豬舍有矮小瘧蚊踪跡,調查人員已捕集該病媒蚊,將進一步解剖檢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瘧疾主要流行於大陸、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區,全球每年約有三百萬人因罹患瘧疾而死亡,對人類健康威脅很人。瘧疾的潛伏期熱帶瘧平均約十一天,間日瘧平均約十四天,卵型瘧平均約十五天,三日瘧平均約二十八天,但亦有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瘧疾主要症狀為連續性或週期性發燒,伴隨惡寒、頭痛、發汗、噁心、嘔吐、下痢、咳嗽等,因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故常常被忽視,因此,離開疫區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時,應迅速就醫,並述明旅遊史,醫師如發現疑似症狀,應主動採血檢驗,俾利早期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疾病管制局特別呼籲國人出國旅遊、經商或探親時,應注意防範被瘧蚊叮咬而感染瘧疾,特別是在鄉野地區,預防措施絕不可少,如穿淺色長袖長褲,噴塗防蚊藥劑,預防蚊蟲叮咬,並選擇衛生環境良好的住宿地點,慎防感染瘧疾,返國時如出現症狀,請速連絡機場檢疫人員或當地衛生機關,協助處理。

 

PublishTime 20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