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愛滋病防治推動委員會愛滋防治工作初見成效防範潛在危機於未然,防治腳步不放歇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新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92年10月底,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累計為5,042人,92年新增感染人數為659人;而90年及91年愛滋病毒感染者年增加率分別為22%、18%,以92年通報資料預估今年增加率將由91年的18%降為3%,顯示自90年12月行政院成立愛滋病防治推動委員會,在林信義副院長帶領下,召集內政、外交、教育等十二個部會跨部會合作,已展現初步成效。

另外聯合國愛滋病防治組織(UNAIDS)將愛滋病毒感染流行程度,分為低度流行型(高危險族群的愛滋病毒盛行率小於5%)、集中感染型(高危險族群的愛滋病毒盛行率大於5%;但一般人口盛行率低於1%)、廣泛感染型(懷孕婦女愛滋病毒感染盛行率超過1%,亦指愛滋病毒已廣泛散布在一般人口)。台灣的愛滋病疫情指數,是大家很關注的問題。我國在重點族群的愛滋病毒盛行率監測資料發現,出入男同性性行為者常聚集場所的男同性性行為者之近二年愛滋病毒盛行率在5-9%之間,相對而言,其餘群體的愛滋病毒盛行率仍屬偏低;此外,產前孕婦篩檢的盛行率為十萬分之七。由此推論,我國愛滋病整體疫情應介於低度流行和集中感染型之間,並非廣泛感染型態的愛滋病感染嚴重地區。

再以各國通報資料比較,除了中國大陸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警告感染人數急遽增加,其每年新通報感染者增加率節節攀升外,其他與我國相近的亞洲國家,如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等,其每年新通報感染者增加率約介於25%至5%,與其相較,台灣歷年增加率亦未偏高。

但愛滋病低盛行率的現象就代表愛滋病流行的低風險地區嗎?根據資料分析顯示,我國的愛滋病疫情存在著一些已浮現和潛在的問題亟待突破和解決,才能將愛滋病疫情有效控制,避免我國的疫情走向廣泛感染型態的愛滋病感染嚴重地區。

首先,男同性性行為者占所有通報人數的五成,是已浮現的問題,衛生署未來的策略將與民間團體、相關業者共同合作,發揮同儕教育及支持的力量,在聚會場所提供外展諮商及輔導服務。

再者,近二年來感染者呈年輕化趨勢的問題,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15-24歲的發生率皆高於總感染人數的發生率。相關研究同時指出,高中職學生發生性行為的百分比急遽上升(72年:男6%,女1%;90年:男18%,女15%),而其發生性行為時習慣使用保險套者僅達3成。讀者文摘於今年針對兩岸三地青少年對性愛議題的知識和調查,亦顯示年輕族群性態度開放但性知識不足。

同時注射毒品藥癮者近年來感染人數快速攀升(90年3人、91年10人、92年10月19人),亦是值得警惕的問題。衛生署指出自91年起部分監獄之毒癮受刑人陽性率高達1%,經問卷調查發現,雖然台灣針頭購買方便,但為躲避警檢調查,共用針頭之現象仍普遍存在。

性工作者大多經由性消費者未戴保險套而感染愛滋病毒,性工作者感染者可能再傳染給下一位性消費者,受感染的性消費者可能再傳染給他們的妻子、女朋友或其他性工作者。據調查台灣三成之成年男性有在色情場所買春經驗,性工作者是成為傳播愛滋病毒重要媒介。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分析通報資料結果也呼應,任一危險因子的感染者皆承認嫖妓行為,同時當中亦有已婚者,性工作者或性消費者同時也可能伴隨著靜脈藥癮注射問題,彼此之間互相交纏複雜。衛生署也指出女性自覺感染性性太低,有些婦女是懷孕時才發現。同時通報資料的48名懷孕感染婦女中,其中22名為外籍新娘,占約近半數,另懷孕感染婦女其年齡層偏低(24歲以下有24位,占半數),都是愛滋病疫情擴散的潛在危機。

此外,因雞尾酒藥物治療十年存活率高達八成以上,感染者延長生命而衍生的繼續從事不安全性行為之問題,亦是需有效予以輔導的問題。最後,衛生署指出現存部分社會現象,包括網路發展改變青少年的交友和性產業等問題,皆可能成為日後疫情擴散的潛在危機。據勵馨基金會紀惠容執行長指出,網路促使從實體轉成虛擬,隱匿性造成供需更肆無忌憚,行銷管道多元和跨國化,從固定集中轉成流動個體戶,青少年供需者增多。

雖然台灣愛滋病疫情尚受控制,但目前仍呈現增加趨勢,更有潛在危機需要防範於未然。行政院愛滋病防治委員會指出,愛滋病有別於其他傳染病,它涉及的不僅是個人行為,更影響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多層面,所以防治腳步不可放歇。林信義副院長指示應以教育作為永續防治的必要工具,教育部應從國小五年級起給予完整愛滋病教育,國防部應於軍中訂定固定時數實施教育講習,並將有限資源有效運用,營造重點族群(性工作者和其消費者等)百分百保險套使用環境和宣導、擴大重點族群(警方查獲疑似毒品使用者、性工作者和其消費者、墮胎少女、外籍新娘等)篩檢服務,建立相關部會不以針頭做為靜脈注射毒癮者之唯一證據的共識等。藉由各部會合作,向民眾傳達愛滋防治工程永續發展的理念,以有效防治愛滋病的發生。

 

PublishTime 200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