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視同作戰,防疫物資的整備攸關疾病防治後勤支援量能。爲瞭解各衛生局防疫物資調度之基本能力,並預作防疫物資動員及應變之整備,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今(6/28)日上午假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以視訊會議方式,邀集各縣市衛生局,舉辦「防疫物資整備沙盤推演」。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本次演練重點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PAPR着裝,用以檢視各衛生對防護具使用是否嫻熟,各衛生局接獲指令後,必要在40分鐘內依規定完成;第二部分MIS線上測驗,各衛生局需在50分鐘內完成單位庫存查詢、掌握轄區物資數量、主動移撥物資給轄區衛生局或醫院、向中央申請調撥物資、瞭解轄區內物資過期情形、並完成逾期未登入及庫存不足單位之稽催作業。這項演練的成績,每兩分鐘更新一次,指揮中心透過電視牆可掌握各單位作答情形,演訓結果將列為下一階段教育訓練之參考。
92年SARS流行期間,口罩供需一度失調,關鍵在於事先沒有庫存,且疫情爆發後不能掌握口罩的供應量、使用量及庫存量等即時資訊。SARS結束後,行政院游前院長指示衛生署負責防疫物資管控,疾病管制局接管SARS期間留存的大批物資,除了建立中央、地方、醫院三級庫存外,同年11月建置「防疫物資管理資訊系統」,簡稱MIS,要求全國地區級以上醫院、各縣市衛生局均納入系統管控,定期上傳防疫物資最新庫存、進貨、領用等相關資訊。92年12月國內發生實驗室感染SARS事件,隔天召開「SARS防治及紓困委員會會議」時,疾病管制局在第一時間即提供防疫物資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