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4-08-14
全國醫界朋友,您好:
疾管署更正113年8月6日致醫界通函,內容第三段類鼻疽通報時限為24小時(為誤植為72小時)。
更正後原文如下:
凱米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造成多處地區積水及淹水,根據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傳染病通報系統資料顯示,截至本(113)年8月5日,全國本土類鼻疽確診個案已累計18例,創五年同期新高,且上週(7/30-8/5)確診11例本土個案,均發生於南部地區,包括高雄市8例、臺南市2例及嘉義縣1例,其中10例有慢性病史,另1例有酗酒史,11人均住院,其中3人住加護病房治療中。
類鼻疽是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致病原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透過皮膚傷口接觸土壤或汙水而感染,也可因吸入、食入塵土或汙水而感染,颱風後帶來的強風豪雨會將土壤中的病原菌帶出地表,常造成吸入性感染。我國於94年海棠颱風、98年莫拉克颱風、100年南瑪都颱風、105年尼伯特颱風、108年利奇瑪颱風後,均曾出現類鼻疽疫情。類鼻疽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症狀表現差異大,從無症狀、發燒、局部疼痛、呼吸窘迫、肺炎、慢性內臟器官或局部皮下化膿,到嚴重的敗血性休克都可能發生,而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高風險族群為有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重症機率較高。有上述慢性病的民眾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
因類鼻疽疫情常伴隨颱風侵襲後發生,預估至八月下旬均為確診高峰,故疾管署籲請臨床醫師診療時如遇有疑似症狀之個案,應加強詢問如為居住水災地區或有疑似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應將類鼻疽列入鑑別診斷之考量,給予妥適的治療,並於24小時內儘速向當地衛生主管機關通報,同時採集檢體送衛生機關確認。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維護全民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