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病例數呈現上升趨勢,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


發佈日期:2006-10-17

臺灣地區近幾週腹瀉病例數皆現上升趨勢,且高於去年同期,為減少感染病毒的機會,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勤洗手、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若身體不適,就醫後宜請假在家休息。
依該局定點醫師監測資料顯示今(95)年入秋以來(自第36週起)已連續五週(3.17、3.34、3.35、3.15、3.39)高於歷(92-94)年同期,多位定點醫師反映疑似輪狀病毒(Rota virus)、諾瓦克病毒(Norovirus)等感染導致胃腸炎;另本(95)學年度開學後,學校傳染病監測資料亦顯示國小學童腹瀉罹病率已連續二週(0.050%、0.051%)高於警戒值(0.049%)。
此外,今年9月迄今,該局已連續五週接獲11件腹瀉群聚事件,分別發生於醫院病房、護理之家、老人之家、榮民之家、身心障礙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其中7件檢驗結果證實類諾瓦克病毒(Norovirus)感染,2件未棌糞便檢體,2件檢驗中;依該局症狀系統腹瀉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入秋以來,由糞便檢體檢出類諾瓦克病毒之陽性率約為45%。
類諾瓦克病毒感染,是一種病毒性腸胃道感染,容易在秋冬流行;主要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痙攣與發燒等,病毒能夠長時間存活在糞便或嘔吐物中,處理不當除了污染環境及相關設施外,在人口密集機構容易引起大規模感染。該局呼籲民眾、各級醫院、學校及人口密集機構等,於流行期間應加強嘔吐和腹瀉等相關症狀之監視,遇有疑似個案除立即延醫治療外,並請加強通報和相關感控措施,以防範類似疾病發生。
傳染病相關問題,請撥打1922傳染病諮詢專線洽詢,或請參閱該局網站:http://www.cd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