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後類鼻疽及鉤端螺旋體等傳染病傳播風險上升,疾管署籲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疾病管制署致醫界通函第576號)


發佈日期:2025-07-10
全國醫界朋友,您好:

丹娜絲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造成多處地區因持續大雨而有積水及淹水情形,民眾清理家園可能接觸污水、污泥感染病菌,致水媒傳染病傳播風險上升,常見疾病包括: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等。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籲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疑似上述法定傳染病個案時,請主動詢問有無皮膚傷口或接觸污水等,以利評估及給予妥適診治,並請於24小時內儘速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及採檢送驗,協助衛生主管機關及早採取防治作為。

鉤端螺旋體病好發於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及皮膚外傷者,潛伏期平均為5-14天,範圍為2-30天不等。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腸胃道不適,容易與其他疾病如流感、登革熱、急性腸胃炎混淆。如民眾具有污水或污泥之暴露史,則應懷疑是否罹患鉤端螺旋體病。

類鼻疽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從無症狀、發燒、局部疼痛、呼吸窘迫、肺炎、慢性內臟器官或局部皮下化膿,到嚴重的敗血性休克。臨床醫師若發現淹水地區民眾有不明原因發燒者,尤其是老年人或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將類鼻疽列入鑑別診斷之考量,給予妥適治療並儘速向衛生單位通報,同時採集檢體送衛生機關確認。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維護全民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