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在今年324世界結核病日提出警告,「抗藥性肺結核蔓延」是未來結核病防治的嚴重挑戰。由我國初發結核病患展生多重抗藥性之比率,由1990年代的0.2%,十年間增加十倍即可得知。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截至96年4月底,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累計為13742人,愛滋病毒感染者因為免疫力下降,相較於非感染者增加十倍罹患結核病的危險性,也增加將近一百倍由潛伏性結核變成活動性結核的危險性,並造成許多地區結核病的流行。結核病對愛滋病也有負向的影響,有較高的病毒量及較快的疾病病程,是愛滋病感染者常倂發及造成死亡的疾病之ㄧ。因此結核病的防治與愛滋病的防治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尤其愛滋病毒感染者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較為困難,使用藥物要注意藥物間的交互作用及副作用,較容易復發及產生抗藥性。近日於中部地區即發現一名愛滋個案感染原發性多重抗藥性結核病,該名個案因染有愛滋病,CD4淋巴細胞小於50,且其一開始即感染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將更不利個人治療與整體結核病疫情控制。該個案目前已接受治療,應不致造成疫情擴大,然由於該個案為雙性戀,本局呼籲民眾應有警覺,嚴防抗藥性結核病菌株在愛滋病人中蔓延。
目前全國約有600-800位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不過並非所有的醫療院所都具備完善治療抗藥性結核病患的能力,所以疾管局於今(96)年5月1日建構「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邀集國內對治療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有經驗之醫院、醫師,組成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團隊,並配合專門的結核病「進階」都治計畫(DOTS-plus),克服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出院後社區醫療照護的困難,提供「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吃完再走」的關懷,提升抗藥性結核病患服藥順從性及治療成功率,有效控制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疫情,避免演化成超級多重抗藥性(XDR)結核病的危機。
透過「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中,「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團隊」、「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團隊」、「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團隊」、「行政院衛生署胸腔病院團隊」、「中華民國防癆協會團隊」的成立,為難治療的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個案開創新契機,也使我國結核病防治與國際接軌,向結核病「十年減半」之路邁開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