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一屆亞洲應用流行病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發佈日期:2001-08-13

(九十年八月十三日)


「2001年第一屆亞洲應用流行病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八月十五日至十六日兩天,假台北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有感於傳染病的防治需靠各國的共同努力,故於1999年結合各國FETP組織與人才,成立一新的組織以達成國際經驗之交流,此即是「應用流行病學訓練組織」(TEPHINET)之由來,目前全球會員國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埃及、南非、辛巴威、烏干達、墨西哥、秘魯、哥倫比亞、加拿大與我國等二十餘國。本研討會由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與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負責籌辦,邀請亞洲各國流行病學專業人員參加,預計約有五十名分別來自美國、日本、澳洲、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尼、尼泊爾與外蒙古等國家之流行病學專家抵台與會,國內之流行病學專 家與公共衛生之工作人員約二○○人參加,會議於八月十五日上午九時開始,這是「應用流行病學訓練組織」(Training of Epidemiology and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 Network,TEPHINET)第一次在亞洲舉行的會議,由我國爭取主辦,對於我國積極參與國際性組織有其實質之意義,另一方面,藉由此一國際性之學術交流,將有助於提昇我國在公共衛生的國際地位。


 大會將由疾病管制局涂局長醒哲主持,並邀請衛生署李署長明亮、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國際衛生部門首長Mark White先生與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院長建仁蒞臨指導。


「應用流行病學訓練組織」緣起於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疾病流行調查服務訓練(Epidemic Intelligence Service,EIS),EIS創始於1951年,當時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認為以學院式講授之基礎流行病學訓練,並無法使衛生工作人員有效且實際的控制傳染病,因此發展了以實務訓練為主的訓練計畫,受訓學員在專家的指導下,實地到社區調查,控制傳染病爆發流行,並從中獲得應用流行病學之專業知識。行政院衛生署在民國七十二年聘請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顧問,模仿EIS之訓練模式,成立我國的應用流行病學專業人才訓練及養及計畫(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FE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