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六月二十四日)
據氣象局表示,受中度奇比颱風過境及環流影響,臺灣地區有局部性豪雨及淹水,為因應颱風奇比所挾帶強風豪雨所可能造成民眾健康的危害,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已做好全面災後防疫工作,成立災害防疫應變工作小組,由涂局長親自召集主持,並請各縣市衛生局注意防範各轄區因豪雨淹水可能引發之疫病,促請各縣市衛生局依「災區傳染病防治工作實施要點」主動積極協助民眾,做好各項災後防疫措施,將災情調查和處理情形回報該局。
一、 該局事先調查各縣市衛生單位之消毒藥品儲備量,各縣市之儲備量目前均很充分,該局尚預購30%漂白粉19500公斤、60%漂白粉6000公斤及50%複方煤餾油酚25580瓶儲存在該局各分局,縣市衛生局如有需求該局可隨時調度供應,確保消毒藥品不虞匱乏,該局要求衛生局對需要漂白粉的民眾除應供應到家外並應教導其正確的使用方法。
二、 各縣市衛生局之疫苗與抗血清保存冰箱均有不斷電系統,使疫苗之保存不會因停電而受損,經調查各縣市衛生局目前運作正常,該局呼籲各位家長應帶小朋友去接受正常接種。
三、 該局透過各項監視系統嚴密監控傳染病疫情,目前均無任何疫情發生,該局疫透過各區定點醫師持續監控各地疫情,若有疫情相關的問題或要通報疫情,可撥本局24小時免付費電話:0800-024-582,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隨時為您服務。
四、 為避免災區發生各項傳染病,該局提供宣傳單張內容,供需要的災區印製使用。
附件:(詳如后述)
親愛鄉親
讓我們共同攜手做好風災防疫工作!
颱風過後造成停水、停電及淹水,造成生活不便,我們感同身受。在這段期間,容易引起腸道傳染病,為防範傳染病發生,請民眾注意配合下列事項:
一、飲水安全衛生:請飲用經煮沸過的開水或飲用市售之包裝水。
二、飲食衛生:
(一)飯前請務必洗手。
(二)食物請煮熟並儘早食用,隔夜食物如無冷藏請勿食用。
(三)食物應加蓋保存,以避免病媒昆蟲(蒼蠅或蟑螂)沾污食物。
(四)停電四小時以上之地區,應檢視冰箱儲存食品,維持食品衛生。
三、環境衛生及病媒防治:
(一)儘快清掃環境,清除病媒蚊孳生源,維護環境衛生。
(二)民眾如有需要環境消毒藥品,可隨時就近向衛生或環保局索取。
四、疫情通報:
(一)若有任何症狀尤其是腹瀉及發燒,請速就醫。
(二)有任何疑似疫情,請立即連絡疾病管制局疫情通報專線:080-024-582。
五、 衛生局第一課連絡電話: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關心您
快速專業作防疫 · 全民動員保健康
表1.4 衛生單位地址電話及傳真
單位別 |
地址 |
電話號碼 |
傳真 |
---|---|---|---|
衛生署 |
台北市中正區愛國東路100號 |
02-23210151 |
|
台北市政府 衛生局 |
台北市信義區110市府路1號 |
02-27287075 |
02-27205260 |
台北縣政府 衛生局 |
台北縣板橋市220英士路192號 |
02-22586923 |
02-22577167 |
基隆市衛生局 |
基隆市信二路266號 |
02-24281528 |
02-24273025 |
桃園縣衛生局 |
桃園縣桃園市330縣府路55號 |
03-3363270 |
03-3373605 |
新竹市衛生局 |
新竹市300世界街111號 |
035-264094 |
03-5231830 |
新竹縣衛生局 |
新竹縣竹北市302光明七街1號 |
035-511287 |
03-5511347 |
苗栗縣衛生局 |
苗栗市360勝利里國福路6號 |
037-336781 |
037-329020 |
台中市衛生局 |
台中市向心南路811號 |
04-3801180 |
04-3801160 |
台中縣衛生局 |
台中縣豐原市420中興路136號 |
04-5265394 |
04-5261525 |
南投縣衛生局 |
南投縣南投市540復興路6號 |
049-220904 |
049-237925 |
雲林縣衛生局 |
雲林縣斗六市640文化路78號 |
05-5343917 |
05-5351270 |
彰化縣衛生局 |
彰化市500中山路二段162號 |
047-276948 |
047-245748 |
嘉義市衛生局 |
嘉義市600德明路1號 |
05-2341150 |
05-2338150 |
嘉義縣衛生局 |
嘉義縣太保市612祥二路東段3號 |
05-3620607 |
05-3620610 |
台南市衛生局 |
台南市林森路一段418號 |
06-2906386 |
06-2674819 |
台南縣衛生局 |
台南縣新營市730三民路72號 |
06-6335140 |
06-6328841 |
高雄市政府 衛生局 |
高雄市中正四路261號 |
07-2134129 |
07-2134125 |
高雄縣政府 衛生局 |
高雄縣鳥松鄉833大埤路117號 |
07-7334866 |
07-7334854 |
屏東縣衛生局 |
屏東縣屏東市900自由路272號 |
08-7362986 |
08-7371748 |
宜蘭縣衛生局 |
宜蘭縣宜蘭市260聖後街141號 |
03-9322634 |
03-9354651 |
花蓮縣衛生局 |
花蓮縣花蓮市970新興路200號 |
038-226975 |
03-8233497 |
台東縣衛生局 |
台東縣台東市950博愛路336號 |
089-331171 |
089-342395 |
金門縣衛生局 |
金門縣金湖鎮891復興路1之12號 |
0823-34048 |
0823-34047 |
澎湖縣衛生局 |
澎湖縣馬公市880中正路115號2F |
06-9270508 |
06-9261557 |
連江縣衛生局 |
連江縣馬祖南竿209復興村164號 |
0836-22095 |
0836-22390 |
災害地區家戶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廚房用具及餐具之消毒:餐具應以煮沸三十分鐘以上處理,不能煮沸者,用含氯200ppm(每十公升強力漂白粉約五分之一湯匙)之水浸泡三十分鐘。
二、室內之消毒:地面、牆壁、廁所、浴室、廚房及臥室打掃乾淨後,以含500ppm(每十公升水加強力漂白粉約半湯匙)之漂白水充分洗刷。
三、庭院、水溝及其他潮溼處所可撒佈生石灰或30%漂白粉(新鮮、含氯量約30%)加以消毒,撒佈時請注意保護眼睛及皮膚。
四、廁所糞坑:以化糞池容量之1.5%計算,倒入50%之複方煤餾油酚加以消毒。
註:二、三兩項亦可用50%複方煤餾油酚加水十倍(5%)實施噴灑。
細菌性腸道傳染病預防之道
首重個人保健及環境衛生(不能單靠疫苗)
災區日前雖已傳出桿菌性痢疾之散發病例,惟發生疫情之鄉鎮歷年即為該疫病在臺灣之地方性流行地區。由於目前尚無保護期長且有效的疫苗,可供預防桿菌性痢疾等腸道傳染病之感染。因此,防範該等經由糞-口途徑傳染之疫病(如霍亂、痢疾、傷寒等)的最佳策略,即是注意個人保健、食品及環境衛生之維護,而非單靠接種疫苗來達到預防效果。以霍亂疫苗為例,由於其疫苗效力差(僅可達50%),保護期間僅能持續三至六個月,且其副作用大。此外,接受疫苗者往往會產生安全的假象,以為已具有保護力而未注意自己的衛生習慣,反而增加了感染疫病的機會。因此,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通常也並不建議以疫苗來預防霍亂之流行。至於桿菌性痢疾部分,則尚無有效之疫苗可供使用。
疾病管制局有鑑於此,特別呼籲民眾並提供以下幾點防疫守則,做為地震災區居民(尤其是收容中心之災民)自保之道:
一、食物應充分煮熟,避免吃生、冷或疑似遭汙染之食物。處理生、熟食之砧板或容器應分開使用,且食物於供應前應加蓋,避免蒼蠅等病媒之污染。
二、烹調、用餐前、如廁、照顧腹瀉病人後,均應確實以肥皂洗手。
三、飲用水應徹底煮沸,洗碗盤水應加漂白粉消毒。
四、水源、蓄水設施、臨時烹煮場所及供餐地點等,應與污染源(如廁所、化糞池)距離15公尺以上。公共儲水設施應加蓋且最好有專人看管,以避免人、畜或其他病媒之污染。
五、糞便應妥善處理,廁所可用5% 複方煤餾油酚 (Cresol) 溶液噴灑消毒,排水溝應加蓋或以暗管處理。
六、垃圾堆亦可用5% Cresol 溶液充分噴灑消毒,環境許可下,可加以焚燒。
七、如有發生腹瀉、血便、黏液便等疑似腸道傳染病之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避免照顧幼兒或處理食物。
災害後常見傳染病簡介
桿菌性痢疾
症狀
發燒、腹痛、嘔吐、腹瀉,糞便大多有血絲或黏液,可能出現裏急後重症狀,感染年齡沒有限制。
傳染方式
直接或間接攝食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東西而感染。受傳染者主要是因接觸帶菌者糞便沒有洗手或沒有清洗指甲間縫隙,帶菌者因和人握手或間接由食品之污染而傳給別人。
潛伏期
一般為1-3天,有時長達一星期。可傳染期為發病後約四星期內為傳染持續期,即急性期至糞便中不再發現病菌之期限,無症狀帶菌者也會傳染,有時帶菌會持續數月之久,給予適當之抗生素治療可縮短傳染持續期在一星期以內。
疾病的預防
(1)不吃生冷食物。
(2)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食前、便後不忘正確洗手。
(3)廁所要距離使用水源至少要15公尺以上,以免污染水源。
(4)飲用水必須煮沸或使用瓶裝之礦泉水,不明來源之水,請勿飲用。
(5)不使用沒消毒過之地下水。
(6)安全用水(自來水應含餘氯在0.3-0.5ppm) 。
(7)環境衛生較不良時,使用免洗碗筷,用後丟棄。
(8)食物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
(9)保持環境衛生,垃圾集中收集密封,避免滋生蚊蟲。
(10)不可隨地大小便,必須到指定地點或廁所,以便消毒。
傷寒、副傷寒
症狀
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肝、脾腫大,身軀出現紅疹,成年人較常出現便秘或含血的腹瀉。
傳染方式
因食物、飲水被患者或帶菌者糞便及尿所污染而傳染。有些地區污水污染河川,其中貝類成為傳染媒介﹐有些地區以糞便當肥料,結果使水果、蔬菜成為傳染媒介,帶菌者在處理食品時,其手也會污染食物,帶菌者不可從事與食品相關之調理工作。
潛伏期
長短因感染病菌多少有關,一般為一至三週。
疾病的預防
(1)不吃生冷食物。
(2)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食前、便後不忘正確洗手。
(3)廁所要距離使用水源至少要15公尺以上,以免污染水源。
(4)飲用水必須煮沸或瓶裝之礦泉水,不明來源之水,請勿飲用。
(5)不使用沒消毒過之地下水。
(6)安全用水(自來水應含餘氯在0.3-0.5ppm)。
(7)環境衛生較不良時,使用免洗碗筷,用後丟棄。
(8)食物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
(9)保持環境衛生,垃圾集中收集密封,避免滋生蚊蟲。
(10)不可隨地大小便,必須到指定地點或廁所,以便消毒。
霍 亂
症狀
無痛性大量水性米湯樣腹瀉、嘔吐、脫水、酸中毒和循環衰竭。
傳染方式
攝食受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霍亂弧菌可存在污水中相當長的時間。生食受霍亂弧菌污染海域捕獲之海鮮,也會致病。
潛伏期
數小時至五天,經常二至三天。
疾病的預防
(1)不吃生冷食物。
(2)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食前、便後不忘正確洗手。
(3)廁所要距離使用水源至少要15公尺以上,以免污染水源。
(4)飲用水必須煮沸或瓶裝之礦泉水,不明來源之水,請勿飲用。
(5)不使用沒消毒過之地下水。
(6)安全用水(自來水應含餘氯在0.3-0.5ppm)。
(7)環境衛生較不良時,使用免洗碗筷,用後丟棄。
(8)食物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
(9)保持環境衛生,垃圾集中收集密封,避免滋生蚊蟲。
(10)不可隨地大小便,必須到指定地點或廁所,以便消毒。
(11)水產品、海產品、生鮮魚貝類,食用前必須充分煮熟後食用。
(12)如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
病毒性腸胃炎
症狀
嘔吐、水便或軟便、噁心、發燒和腹痛。
傳染方式
糞-口、水、食物、呼吸道、接觸傳染。
潛伏期
1-3天,可傳染期9-12天。
疾病的預防
(1)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應立即洗手。
(2)注意個人衛生。
(3)環境消毒時,一般消毒水效果不大,最好使用漂白水。
A型肝炎
症狀
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或者症狀輕微且沒有黃疸。
傳染方式
受污染的水、食物,經口而傳染。
潛伏期
15至50天,平均為28-30天,可傳染期為潛伏期的後半期,持續到出現黃疸之後幾天。
疾病的預防
(1)注意飲水及食品衛生,飲水一定要先煮沸,切勿生飲、生食。
(2)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經常正確洗手。
(3)注意環境衛生,尤其廁所環境清潔。
(4)對確定A型肝炎病患,應注意腸胃道排泄物之處理並將病患加以隔離,但在發生黃疸後一個星期即無需隔離。
(5)病患之親密接觸者,應儘速接受人類血清免疫球蛋白。
(6)建議無A型肝炎抗體之廚師及膳食從業人員接種A型肝炎疫苗。
(7)如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
阿米巴性痢疾
症狀
(1)初期腹痛、嘔吐、噁心、發燒、腹瀉。急性期出現腹瀉,且糞便帶有粘液及血,腹部劇痛,可能脫水、虛脫。
(2)無症狀阿米巴性蟲病:臨床上無任何症狀之現象極為常見,即阿米巴痢疾帶蟲者,為本項原蟲流行之主要傳染源。
潛伏期
從數天到4-6週,偶有長達一至兩年之長潛伏期。
傳染方式
(1)阿米巴痢疾原蟲囊體可經由其污染的飲水、食物(特別是生菜)、手指、蒼蠅、食具等傳入人體。
(2)污染的用水和冷飲是重要傳染物,大便澆菜亦為直接傳染的方法;個人衛生不良為直接傳染之主因。帶蟲的食物調理者是團體中最重要之傳播者,如飲食店的工作人員和小攤販。
疾病的預防
(1)注意飲水衛生;飲水經煮沸可殺死原蟲囊體。
(2)注意食物的管理與清潔,防蠅以確保飲食衛生為預防痢疾之重要措施。
(3)發現帶蟲者立即隔離及治療,以防止病原散佈。
(4)適當處理排泄物,人類糞便比動物糞便更危險,糞便比尿液具有更多的微生物,而且容易滋生病媒,所以要妥善處理排泄物,以免發生腸道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