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毒現蹤非洲加彭


發佈日期:2001-12-11

加彭北部地區發現伊波拉病毒:


12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在加彭北部地區發現可能為病毒性出血病例,該組織的第一批醫療隊正在調查這些病例。目前至少11人已經死於該病毒。5年前在加彭曾經爆發的伊波拉病毒導致至少40人死亡。


伊波拉病毒的傳染係經由與被伊波拉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觸。例如:性的接觸、被病毒感染的針筒和注射針、感染組織、血液及其它體液是重要的病毒傳染途徑。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伊波拉病毒可藉由空氣傳染給人;在先前的爆發流行中,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人的照顧者及家人,因經常發生與感染者接觸而受傳染,其疾病的潛伏期為2-21天,感染後主要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出現咽頭炎、嘔吐、腹瀉與斑點狀丘疹,特異出血現象,並常伴有因肝受損、腎衰竭與中樞神經損傷,多重器官功能失調而引發末期休克。


目前疾病管制局已有法定傳染病監測通報系統、症候群監視通報系統,隨時掌握國際疫情;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如屬必要必須前往該地區,應充分瞭解傳染途徑,注意避免前往醫院探視任何病人,同時應注重個人衛生與洗手,並注意飲水、食物的清潔;民眾勿隨意觸碰生病或無知覺的野猴、老鼠等動物;回國後,有發燒症狀或身體不適,請盡速就醫,並告訴醫師曾前往的旅遊地區與曾經從事的各項活動,以供醫師診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