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5-07-31
全國醫界朋友,您好:
近日各地均有強降雨發生,導致全臺多處出現積水或淹水情況,增加鉤端螺旋體病等水媒傳染病發生風險。依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114)年累計1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年齡介於30多歲至70多歲,居住地分布於6個縣市,以新北市及高雄市為多,暫無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
鉤端螺旋體病係鉤端螺旋體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好發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為常見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屬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潛伏期通常為5-14天,範圍包含2~30天。病原菌廣泛存在於齧齒類動物(如老鼠)、野生動物、寵物(狗,貓較少見)和牲畜(牛、豬、馬)等,人類可經由食入或接觸受感染動物之尿液或組織污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當人們工作或從事野外活動時,皮膚、黏膜或傷口接觸到受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得病,少部份因直接接觸動物及其組織而感染;此外,在大雨或水災過後容易造成鉤端螺旋體病流行。鉤端螺旋體病的臨床症狀因個案而異,可能症狀輕微或無症狀,但也可能嚴重且致命,疾病持續時間從幾天到3週以上,完全康復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急性期主要症狀為急性發熱性菌血症,常見發燒、頭痛、畏寒、肌肉痠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有些個案可能出現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咽炎、肌肉僵硬、呼吸音異常、軀幹或脛前皮疹或結膜充血的情形,少數個案會出現黃疸伴隨腎衰竭、呼吸窘迫症候群及肺出血、心肌炎及橫紋肌溶解等,可能致死。
疾管署提醒臨床醫師診治個案時,若高度懷疑為鉤端螺旋體病,請詢問汙水、汙泥及動物接觸史,可先在醫療院所使用國內許可之鉤端螺旋體快速檢驗試劑(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西藥、醫療器材許可證相關查詢系統https://lmspiq.fda.gov.tw/web)作為疾病初期快速篩檢輔助診斷之工具,提供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參考,可降低疾病嚴重度及縮短病程,並請於24小時內儘速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及採檢送驗。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維護全民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