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保護自己,一個是保護別人。該戴什麼口罩,就要看需要什麼樣的防護等級。一般而言,防護力越高的口罩,戴起來越不舒服;所以,大家應該選用「最適合」的口罩,而不是追求「保護力最好」的口罩。
市面上常見的口罩有:活性碳口罩、棉布口罩、紗布口罩、含靜電過濾層口罩(平面/立體)、外科口罩及N95口罩。
活性碳可以吸附有機溶劑及氣味,騎車、噴殺蟲劑或刷油漆時,可選用活性碳口罩。
棉布口罩和紗布口罩戴起來比較舒服,且可重複使用,雖然過濾效果較低,但仍有保護力。尤其是咳嗽的人若戴這類口罩,即便是這類粗孔隙的口罩,對阻絕飛沬散播,仍有相當的作用。
含靜電過濾層口罩濾菌效率大多在95%以上,對細小的次微米粒子過濾效率也達到70%~100%;效率越高,保護力越高,但也越不舒服。如果不是進入高污染區域,配戴N95口罩,那就像拿關刀刮鬍鬚;如果戴一般口罩進負壓病房,照顧新型流行性感冒病人,那就像拿著彈弓上戰場。
我們在家裏常備有急救箱,其實家家戶戶平時就應該貯備口罩。口罩的保存期約3到5年,買來的口罩用塑膠袋封好,放在陰涼處,可以保存很久。最重要的是,不必擔心到時候有錢買不到口罩。
疾病管制局也呼籲口罩廠商應該加強口罩標示,例如:製造日期、使用期限、材料、過濾效率、用途、用法等等,這樣才能協助民眾選擇「最適合」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