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莉颱風重創台灣,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有四百零八所學校受災,遍及全台十五縣市,至本周一(9/24)仍有十三所學校無法恢復正常上課。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呼籲受災學校如要復課,應特別注意師生飲水、飲食及環境衛生,防範爆發集體疾病感染。
納莉颱風豐沛雨量讓全台多所學校因災情嚴重而停課,經過有關單位的緊急搶修、復建,已陸續復課確保學生就學權。在復課同時,對於疫病防治仍不能掉以輕心。尤其學校應動員學生清理環境作為生活學習,在接觸泡過污染糞便的桌椅等器物後,在飲食、飲水前一定要洗手。校園為團體生活的地方,共同接觸源如環境、飲水或飲食等遭到致病原污染,則可能爆發集體疫病感染事件,加上學生回家後以接觸方式感染家人,家人至工作場所傳染同事,同事再傳給家人,疫病會以等比級數方式傳染開來,致疫情一發不可收,嚴重危害人民健康,顯示校園疫病防治有其重要性。學校如發現學生有腹瀉及發燒等症狀,或有任何疑似疫情,除應將學生儘速送醫外,應即向當地衛生單位通報,或通報疾病管制局(該局疫情通報專線:0800-024-582)。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籲請學校利用此機會,教育學生災後如何保護自己,確實作好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另學校務必要徹底進行環境及飲水消毒,地下積水抽完後,必須將蓄水池的水抽乾並徹底清洗、消毒,水塔也要一併清理,以確保校園飲用水安全無虞。校園環境、水溝及其他潮溼處所可撒佈生石灰或漂白粉加以消毒,撒佈時請注意保護眼睛及皮膚。教室地面、牆壁及課桌椅打掃乾淨後,用一桶十公升的水加約半湯匙漂白粉泡成的漂白水充分洗刷,課桌椅則俟風乾後再用乾淨的水擦拭一次。(漂白粉可向各地衛生局所免費索取,消毒藥品請妥善收藏,防學童誤食,若皮膚或眼睛不慎沾染消毒藥品,請用大量清水沖洗)。最好在確保環境衛生無虞後才復課,復課後也要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絕對不可飲用生水,飲水機一定要清洗及更換全新濾心,最好提供煮沸過的水或瓶裝水供學童飲用,並確實教導學生在飯前便後,確實用肥皂將雙手洗乾淨。若學校有提供營養午餐或便當,應挑選經衛生機關認可,水電供應無缺且衛生無虞的便當供應廠供應師生午餐,確保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