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局於8月27日接獲通報一例疑似「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病例,該個案為6歲男童,美國籍,7月17日回台灣度假;8月21日出現腹痛、腹瀉之症狀,而後出現血便情形,曾至私人診所求醫,但症狀並未改善而至新光醫院就醫,由該院醫師立即通報疑似「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並採集檢體送至本局檢驗,8月27日轉診至林口長庚兒童醫院,目前仍在加護病房中,其病情已在穩定控制中。該病患糞便檢體經送本局檢驗,其血清型別鑑定及毒素試驗均呈陽性,為國內首次確定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之病例。
衛生單位之防疫人員已針對該名個案之感染來源及傳染途徑,現已進行調查中,而共同生活者及接觸者,目前均尚無類似症狀,已採集檢體送驗,並進行相關調查與衛生教育,已追查是否有無症狀帶菌者,並避免疫情之擴散。
在國內,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為第三類甲種之法定傳染病,醫事人員應於發現後24小時內完成通報程序。此外,本局地區定點醫師及其他合作醫院對可疑之腹瀉病例,也例行進行採檢送驗之主動性疫病監測工作。依據本局對該疾病之監測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通報疑似病例共計19例(88年1例,89年12例,90年6例),檢驗結果均為陰性。惟本局為積極監測此一新興疾病病原體在國內之出現情形,自88年起即對所有送驗之防疫檢體中有血便情形者加強篩檢,但一直未發現其蹤跡;此外,本局為加強相關醫事人員對此疫病之認知、檢驗及診斷能力,於去(89)年及今(90)年已分別委託中華民國醫檢學會及中華民國感染症醫學會,辦理三項與此疫病相關之研討會,以使第一線醫事人員配合對此疾病加強監測。
近年來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曾在美、日等國造成大規模食因性感染(大多經由未煮熟之肉品或未經巴斯德滅菌之果汁、乳品引起),以日本1996年為例,即造成約10,000人感染,13人死亡,在美國平均每年有將近10,000~20,000人受感染。該病之潛伏期約2~8天,疾病早期會出現水瀉、腹痛,病情惡化後出現嚴重腹瀉(平均每日腹瀉次數為3-30次)及血便(可輕微到潛血,也可嚴重到大出血),而嚴重者會有腎衰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主要為成人)、溶血性尿毒症候群(主要為小孩) 的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長期洗腎或造成死亡,死亡率約3%~5%。研究調查顯示,此致病菌為牛隻腸道的正常菌叢,由於引起發病的致病菌量極低(約100隻細菌),且大多數的患者均是食用未煮熟或受污染的牛肉(特別是牛絞肉)、牛奶、飲用水或果汁;在看護中心、托育中心、游泳池及海水浴場中,由於人與人之間接觸頻繁也是傳染管道之一。
於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屬食因性感染之疾病,且可循糞口途徑引起人與人間之傳染,本局特別提出以下幾點預防方法,並呼籲民眾加強防範,以避免"病從口入":
一、避免生食,並小心加熱處理食物,因此食物在食用前必需充分加熱煮熟,特別是食物中心部位。
二、避免飲用未經滅菌處理之生乳或果汁。
三、加強飲用水的衛生,如注意儲水設施、水源是否遭受污染。
四、處理食品及用餐前,手要清洗乾淨。
五、上完廁所或接觸患者後,必須使用肥皂洗手。
民眾如有疑似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症狀者,如多次水樣性腹瀉、腹痛、血便等應儘速就醫,並將可疑之飲食物品保留,同時將發病之前攝食情形告知醫師,以便正確診斷或報告衛生單位儘
速進行病源追蹤工作及防疫相關措施之進行。而醫師在臨床上如診斷有疑似感染情形之病人時,應於先行採集相關檢體後再行治療,以利衛生單位得以有效進行病例之最終確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