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臨床醫師建議將所有溶血尿毒症候群列為法定傳染病,本局說明如下:


有關11日李秉穎醫師投書貴報『
德爆大腸桿菌疫情 旅客當心』一文,建議衛生單位應考慮將所有溶血尿毒症候群列為法定傳染病,本局說明如下:
一、雖然我國僅將大腸桿菌O157:H7感染症列為法定傳染病主要監測對象,但當德國爆發大腸桿菌O104:H4引發之致命疫情時,本局隨即於5月26日至6月9日發布新聞稿1則及「致醫界通函」3則,持續呼籲民眾及醫師提高警覺,醫師如遇有疑似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症狀者,應詳問旅遊史及儘速通報衛生單位,並採集相關檢體送驗。
二、本局核心檢驗室已完成相關整備工作,可鑑定出血性大腸桿菌之血清型及基因型。
三、在制度面上,本局經檢討後,已初步決定修改法定傳染病「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之現行通報標準,病人凡有如:出血性腹瀉、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或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等疑似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症狀均須通報。監測檢驗之病原體除原有之大腸桿菌O157外,也納入所有會產生志賀氏毒素(Shiga toxins)之大腸桿菌如O26, O45,O111, O103,O104,O121,O145等。新的通報標準正在進行諮詢程序,近日會正式公布實施。
以上這些緊急因應做法及制度改進措施,就是為強化我國類似疫情之監測檢驗能力,避免致命性病菌對國人造成生命的威脅。


文/李秉穎

最近德國出現致命性大腸桿菌疫情,已有超過千名病例,並有數十人死亡,旅客需注意。
引起溶血尿毒症候群 已數十死
大腸桿菌有許多不同的型別,它們可用O與H兩種蛋白抗原加以編號分類。這些細菌廣泛存在於人體與環境,大多沒什麼致病能力。這次流行的菌種算是最兇的,因為它們可能引起致命的溶血尿毒症候群。
醫學界很早就知道溶血尿毒症候群,但直到1982年才發現O157:H7型大腸桿菌是最重要的元凶。這類大腸桿菌可以分泌志賀氏毒素(Shiga toxin),藉由毒素對血管內壁的破壞,引起紅血球與血小板破壞、腎功能異常等現象。
本來大家以為溶血尿毒症候群是O157型的專利,後來才知道其他型別也有同樣作用,包括O111(最近在日本曾經肆虐過)、O26、O45、O103、O121、O145等。這次德國的疫情,則是O104:H4型,算是新發現的菌種。
這類大腸桿菌通常會引起糞便帶血的腸胃炎,但發燒並不常見。莫名的腎功能障礙是其主要特徵,尤其加上溶血性貧血的話,一定要檢驗糞便中有沒有特殊大腸桿菌。
避免釋出毒素 不建議用抗生素
雖然這是一種細菌感染,但我們並不建議用抗生素治療。主要是因為溶血尿毒症候群源自於細菌分泌的毒素,如果用抗生素殺死細菌,可能讓毒素被大量釋出,反而加重病情。
以前日本大流行的時候,有部分資料顯示,用抗生素的確可能加重病情,但因為沒有大規模前瞻式對照研究,所以雖然學術上不建議使用抗生素,但仍需更多研究證實。
其他一些腸胃道細菌感染也不一定都要用抗生素,最明顯的例子是台灣很常見的沙門氏菌感染。
根據研究,用抗生素反而會延長沙門氏菌在腸道滯留的時間,所以只有嚴重病例或免疫功能低下病患才考慮使用。但其原因不明,有人認為,可能是因為抗生素會殺死跟沙門氏菌有競爭關係的正常腸內菌。其他的細菌感染,包括桿菌性痢疾與曲狀桿菌腸胃炎,則都可以藉抗生素縮短病程。
致命性大腸桿菌的感染劑量很低,只要吃到100隻細菌就會發病,所以會導致大量病患的大型疫情。這種細菌藉由食物傳染,主要來源是沒有煮熟的肉類、或被牲畜排泄物污染的蔬果。只要避免在疫區生吃食物,就可減少感染。
台灣習慣熟食 有助防止感染
台灣至少已經有20幾年未曾經歷大腸桿菌引起溶血尿毒症候群的疫情,或許跟我們熟食的習慣有關。但台灣曾經有過一、兩起在國外感染的病例,所以食品衛生務必當心。
O157:H7大腸桿菌感染已經被列為法定傳染病,但根據最近多樣的型別變化,衛生單位應考慮將所有溶血尿毒症候群列為法定傳染病。
(作者為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

發佈日期 20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