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漢他病毒,嚴防鼠輩橫行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共發現兩起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兩名病例分別為二十五歲及六十四歲男性,前者職業為現役軍人,於馬祖服役,於一月二十五日因發燒、急性腎衰竭、血小板、白血球下降情形入院治療;後者家中從事畜牧養殖業,三月二十四日因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全身無力等症狀而至南部地區某醫學中心就醫,兩名個案經醫師研判疑似漢他病毒出血熱,經向衛生單位通報並採集相關檢體送驗,其檢驗結果及病歷送專家審查後確認診斷,兩名個案經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已於康復後出院返家。

疾病管制局並曾針對個案進行相關疫情調查及採取患者家屬等共同生活者血液送驗,結果皆為陰性,同時對其營區、住家展開環境清潔及消毒,並進行捕鼠、滅鼠及環境消毒等相關防治事宜,截至目前為止,並無發現其他疑似病例。

漢他病毒出血熱係經由呼吸道吸入鼠類分泌物(如尿糞等含漢他病毒之體液)之飛沫而感染。約在感染之後五天到三週之間出現包括發燒、疲倦及肌肉疼痛(通常在背部、肩膀及/或大腿)等症狀,其他早期的症狀包括頭痛、頭暈、畏寒、嘔吐、反胃及/或腹瀉等,出血症狀在第三-六天出現,而後蛋白尿、低血壓,有時休克,腎病變可能輕微,但亦可進行至急性腎衰竭且維持數星期。由於漢他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囓齒動物,因此囓齒動物被視為是漢他病毒的傳染媒介。在台灣漢他病毒的宿主主要為溝鼠、屋頂鼠、鬼鼠、黃胸鼠、月鼠、小黃腹鼠、錢鼠等七種。自民國八十三年迄今,台灣地區總計有八例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之確定病例,其中四例屬境外移入之個案。目前已知會引起漢他病毒出血熱的型別主要有四種,台灣地區檢出之漢他病毒均屬漢城型(Seoul virus),引起的症狀較其他型別為輕微。

疾病管制局再次的呼籲,良好的環境衛生及滅鼠是防範漢他病毒侵襲的最佳良方,民眾應徹底做好環境整頓工作,並謹守防鼠工作的「三不政策」,「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途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妥為處理,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就可防止鼠害與漢他病毒的侵害。

發佈日期 200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