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瘧疾防治工作進入保全期後,瘧疾病例主要感染來源為?
1) 誘導感染
2) 介入感染
3) 本土新染
4) 境外移入
解答:(4)
2. 以下何者為非?
1) 以顯微鏡血片檢查陽性或以臨床檢體(血液)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陽性,符合以上任一檢驗條件者為瘧疾確定病例。
2) 境外移入瘧疾病例定義為在國境以外地區感染瘧疾,經過疫情調查未發現在本國感染的可能。
3) WHO建議治療瘧疾時,可僅依症狀進行治療。
4) 疾管局於六個分局皆儲備瘧疾治療藥物,醫師可依病例臨床表現、瘧原蟲型別、與感染地區是否對抗瘧藥物具抗藥性等用藥原則,向各分局申請藥物。
解答:(3)
4. 選擇對旅行者有效的瘧疾預防藥物,以下何者是需要考量因素?
1) 旅行者健康狀態。
2) 旅行者經濟考量。
3) 旅行者旅遊地點。
4) 以上皆是。
解答:(4)
5. 國內淋病患者年齡分佈從國中生到老年人皆有,男性病患通報數量遠多於女性,下列何者是國內男性2009年淋病盛行率最高的年齡層?
1) 15~19歲
2) 20~24歲
3) 25~29歲
4) 30~34歲
解答:(3)
6. 關於2009年國內淋菌的抗藥性樣貌,下列何者為是?
1)根據監測結果發現,不同分子型別之淋菌的抗藥性樣貌沒有明顯差異
2)在異性戀族群中,紙錠抗生素測試顯示大部分菌株對青黴素(penicillin)具
有敏感性
3)抗藥性強的型別主要在異性戀族群中流竄
4)國內已經發現對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敏感性降低的菌株
解答:(4)
7. 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淋病
2)NG-MAST (N. gonorrhoeae Multi-Antigen Sequence Typing)輔以流病資
料,是追蹤社群中性接觸網絡的有效方法
3)2009年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敏感性降低的菌株主要出現在異性戀族群
4)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青黴素(penicillin)和四環黴素(tetracycline)已不再被
推薦用來治療淋病
解答:(3)
8.肉毒桿菌毒素可藉由下列何者途徑造成人類中毒
1)呼吸道
2)腸道
3)傷口黏膜
4)以上皆是
解答:(4)
9.廣泛接受的檢測肉毒桿菌毒素方法mouse bioassay,下列何者非其特性
1) 靈敏度可達到5-10 ug/ml
2) 需要犧牲大量小鼠,所以將引起動物倫理道德的問題爭議
3) 需要3-5天的時間來觀察動物存活狀況,無法即時反應出檢驗結果
4) 需以不同血清型毒素之抗體來進行毒素中和實驗,以確定何種血清型肉毒桿菌毒素
解答:(1)
10.下列何者非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之特性
1) 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細菌
2) 需要厭氧的環境生長,可形成芽孢 (spore)
3) 具有4-8根鞭毛,運動遲緩,沒有莢膜
4) 細菌溶解後產生劇烈之外毒素,即肉毒桿菌毒素,而按照肉毒桿菌神經毒
素 (Clostridium botulinum neurotoxin) 之血清抗原性來區分,共可分為A到G
共七型血清型
解答:(1) 革蘭氏染色為陽性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