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發於春、夏季節。
(2) 屬於病毒性感染的傳染病。
(3) 最安全、經濟及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施打流感疫苗。
(4) 可透過染病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和微粒傳染。
解答: (1)
2.兩歲大的小美,適合接受的流感疫苗,下列何者正確?
(1) 四價流感疫苗。
(2) 注射型非活性流感疫苗。
(3) 鼻噴劑型活性減毒流感疫苗。
(4) 以上皆可。
解答: (2)
3.有關流感疫苗之敘述,下列何者為真?
(1) 施打流感疫苗之後,隔天就可以達到預防的效果。
(2) 長期使用哮喘、高血壓、心臟疾病藥物的人,不應該接受流感疫苗注射。
(3) 國內目前使用的三價流感疫苗,分為「注射型非活性流感疫苗」及「鼻噴劑型活性減毒流感疫苗」兩種。
(4) 造成每年流感病毒株有所不同,此外因為注射型流感疫苗屬於非活性的免疫特性,其保護力大約只能維持一年,無法產生持久免疫,故流感疫苗必須每年重新接種。
解答: (4)
4.依現行提審法第二條有關告知義務之規定,逮捕、拘禁機關應於逮捕、拘禁人民時:
(1) 以口頭告知本人得依提審法聲請提審。
(2) 以書面告知本人指定之親友得向逮捕、拘禁機關指定之地方法院聲請提審之意旨。
(3) 以書面告知本人逮捕、拘禁之原因、時間、地點及得依提審法聲請提審之意旨。
(4) 以電話通知本人指定之親友逮捕、拘禁之原因、時間、地點及得依提審法聲請提審之意旨。
解答: (3)
5.下列何者並非逮捕、拘禁機關依提審法應履行之義務?
(1) 告知本人之義務。
(2) 通知本人所指定親友之義務。
(3) 依法院核發之提審票將人民解送法院之義務。
(4) 為被逮捕、拘禁之人民撰寫提審聲請書狀之義務。
解答: (4)
6.執行傳染病隔離治療之衛生機關,應於收受提審票後:
(1) 依提審票上之記載,解交病人至應解交之法院;或於提審票上有記載視訊訊問為適當時,使法院得藉由視訊設備訊問病人。
(2) 解除對該病人之隔離治療。
(3) 將該病人移送其他隔離治療機構。
(4) 向法院提出抗告。
解答: (1)
7.造成結核病傳播的主要風險因子,下列何者敘述為非?
(1) 指標個案傳染力。
(2) 接觸者累積暴露時數長短。
(3) 環境因素。
(4) 與接觸者本身的免疫力無關。
解答: (4)
8.有關潛伏結核感染(LTBI),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 感染者如未經LTBI治療,終身發病率約為5-10% 。
(2) 結核菌素測驗(TST)檢查結果陽性者,需轉介LTBI合作醫師評估治療。
(3) 目前國內 LTBI治療的療程為6個月。
(4) 目前國內LTBI治療對象之年齡層,主要為「75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者」。
解答: (3)
9.依據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有關結核病之接觸者,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 與確診個案1天累積接觸8小時(含)以上或其可傳染期內累積接觸達至少40小時(含)以上。
(2) 須接受胸部X光檢查。
(3) 需接受公共衛生人員提供之衛教。
(4) )與確診個案1天累積接觸8小時(含)以上或其可傳染期內累積接觸達至少30小時(含)以上。
解答: (4)
10.下列何者不是2011年及2012年「設籍山地鄉學生結核病防治主動篩檢計畫」篩檢目標年齡層?
(1) 國中學生。
(2) 高中學生。
(3) 高職學生。
(4) 專科學校學生。
解答: (1)
11.2011年及2012年「設籍山地鄉學生結核病防治主動篩檢計畫」的發現率約為全國同年齡層發生率的幾倍?
(1) 2倍。
(2) 4倍。
(3) 6倍。
(4) 10倍。
解答: (3)
12.分析「設籍山地鄉學生結核病防治主動篩檢計畫」成果,發現這些主要活動區域已不在山地鄉的學生們,其發生結核病之風險,與山地鄉同年齡層比較之下如何?
(1) 文中未提及。
(2) 明顯較低。
(3) 明顯較高。
(4) 相近。
解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