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慢性病者較易感染登革出血熱,以下何者為是?
(1) 高血壓。
(2) 糖尿病。
(3) 心臟疾病。
(4) 以上皆是。
解答: (4)
2.臺灣登革出血熱感染及治療情形,以下何者為非?
(1) 病例主要分布於南部縣市。
(2) 感染對象主要為60歲以上者。
(3) 感染後致死率超過50%。
(4) 目前僅能採取支持性治療。
解答: (3)
3.針對臺灣登革出血熱之防治方式,以下何者為是?
(1) 加強邊境檢疫,避免境外移入登革病毒。
(2) 辦理教育訓練、研討會等課程,強化臨床醫師診斷治療。
(3) 強化高風險縣市具慢性病及曾感染登革病毒者之衛教宣導。
(4) 以上皆是。
解答: (4)
4.目前國內儲備之流感抗病毒藥劑,何者給藥途徑為靜脈注射?
(1) 克流感®。
(2) 瑞樂沙™。
(3) Rapiacta®。
解答: (3)
5. Peramivir可用於治療的流感病毒感染型別,何者為非?
(1) A型。
(2) B型。
(3) C型。
解答: (3)
6. 下列公費Peramivir使用對象之必要條件,何者為非?
(1) 對克流感產生抗藥性者。
(2) 流感併發症通報病例。
(3) 經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區指揮官同意。
解答: (1)
7.登革熱擴大疫情調查,係指衛生單位於接獲確定病例報告後,於24小時內對病例住家或活動地點半徑幾公尺內之民眾,採血送驗,以確認感染者?
(1) 100公尺。
(2) 50公尺。
(3) 150公尺。
解答: (2)
8.登革熱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個案來源,以何為主?
(1) 醫院通報。
(2) 擴大疫調採檢。
(3) 症狀通報陽轉。
(4) 其他。
解答: (3)
9. 2009-2011年登革熱通報個案採檢陽性率約為擴大疫調採檢陽性率之幾倍?
(1) 20-25倍之間。
(2) 2-5倍之間。
(3) 200-250倍之間。
(4) 0.2-0.5倍之間。
解答: (1)
10. 有關霍亂弧菌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1) 可能引發大規模流行的為O1與O139群霍亂弧菌。
(2) 霍亂毒素能在菌株間經由基因水平轉移方式相互傳播。
(3) 只要是O1與O139群霍亂弧菌都能產生霍亂毒素。
(4) 霍亂弧菌原本就普遍存在於河海交界處水體與水中生物的表體。
解答: (3)
11. 下列何者是預防霍亂發生的正確衛生觀念?
(1) 準備生熟食的器皿應該區分開來,避免病菌交叉污染。
(2) 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海鮮。
(3) 感染個案的排泄物、嘔吐物需特別處理,避免污染了水源。
(4) 以上皆是。
解答: (4)
12. 有關脈衝電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下列何者為非?
(1) 電泳完成後還需要進行圖譜的標準化與分析,才可以進行親緣關係的比對。
(2) 一般而言,菌株圖譜經比對後其相似程度越高,可推測其親緣關係越接近。
(3) 只要菌株間圖譜無法區分不同時,就可以斷定皆是來自於同一個感染來源。
(4) 要建立專屬的圖譜資料庫來協助防疫,除了菌株之外,還需要相對應的流行病學資訊。
解答: (3)
13. 有關霍亂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1) 霍亂的典型症狀為米湯樣腹瀉,主要的傳染途徑為食入受污染的食物與水。
(2) 服用制酸劑或胃切除患者、老年人、慢性病與癌症患者屬霍亂的高危險群。
(3) 在已開發國家,霍亂的發生多是經由食物污染而感染,又以食用海鮮為主。
(4) 如果感染的是非O1非O139群霍亂弧菌,則完全不會造成患者身體的不適。
解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