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30卷第13、14期線上測驗解答


1.有關屈公病的病媒蚊,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埃及斑蚊。
(2)白線斑蚊。
(3)三斑家蚊。
解答: (3)

2.有關屈公病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屈公病的潛伏期最短為2天,最長12天,平均為10天。
(2)病毒血症期為發病前2天及發病後約5天內。
(3)我國於2007年10月公告屈公病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4)接獲屈公病通報後,公衛端應於72小時內進行疫情調查。
解答: (4)

3.屈公病防治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提升民眾及醫護人員對屈公病之認識及警覺。
(2)應對民眾加強宣導,並強化醫護人員對該疾病之警覺性,以遏止流行發生。
(3)加強屈公病相關衛教及監測,提升旅遊風險認知及自我防護概念。
(4)成蟲化學防治為防治病媒蚊最根本的方法
解答: (4)

4.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何者為非?
(1)母子垂直感染。
(2)性行為。
(3)病媒蚊叮咬。
(4)共用針頭。
解答: (3)

5.臺灣最早自何時開始針對HBsAg陽性母親所生嬰幼兒實施B型肝炎預防注射計畫?
(1)1983年7月。
(2)1984年7月。
(3)1985年7月。
(4)1986年7月。
解答: (2)

6.下列哪些是B型肝炎感染的高危險群,如未具B型肝炎抗體,建議自費接種疫苗,以獲得充足的保護力。
(1)多重性伴侶。
(2)免疫不全者。
(3)注射藥癮者。
(4)以上皆是。
解答: (4)


7.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在我國係屬第幾類法定傳染病?
(1)第一類法定傳染病。
(2)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3)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4)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解答: (2)

8.我國自何年開始對山地鄉及9個鄰近山地鄉之平地鄉學齡前幼兒實施A型肝炎預防注射?
(1)1995年。
(2)1996年。
(3)2005年。
(4)2006年。
解答: (1)

9.為提高我國對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之防疫效能,疾管署於何年成立「A型肝炎疫情因應工作小組」?
(1)2010年。
(2)2012年。
(3)2013年。
(4)2014年。
解答: (4)

最後更新日期 201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