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31卷第11、12期線上測驗解答


1. 有關德國2011年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O104:H4感染事件,下列何者為非?

(1)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病例年齡分布明顯集中於成人。

(2)        病例男性比例較高。

(3)        疫情擴及其他國籍人士。

(4)        潛伏期較該國往年EHEC事件長。

解答: (2)

2. 德國2011年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感染事件,最終感染源為何?

(1) 萵苣。

(2) 西班牙小黃瓜。

(3) 苜蓿。

(4) 生蕃茄。

解答: (3)

3. 有關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特性與限制,下列何者為非?

(1) 病例對照研究須注意對照組的選樣偏差。

(2) 回溯性調查須注意受訪者的回憶偏差。

(3) 高侵襲率疫情以病例世代研究(case-cohort study)進行調查,其分析結果較病例對照研究接近實際罹病風險。

(4) 世代追蹤研究以勝算比(Odds Ratio),呈現暴露組與非暴露組之風險差異。

解答: (4)

4. 近十年台灣地區平均每年每10萬人口霍亂弧菌陽性發生率約為?

(1)       0.2

(2)       0.5

(3)       2

(4)       5

解答: (1)

5.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霍亂弧菌的主要感染途徑,可能為水產品或飲用水受到霍亂弧菌污染所導致。

(2)    霍亂弧菌Non-O1/ Non-O139群可經由腸胃道或皮膚傷口感染,而造成腹瀉或敗血症等嚴重程度不等之症狀。

(3)    肝硬化、慢性腎衰竭、免疫功能低下、脾切除術後或需接受血液透析之患者等,是感染霍亂弧菌之高危險群。

(4)    以上皆是。

解答: (4)

6. 如何預防霍亂弧菌感染?

(1)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強調便後及煮食前正確洗手之重要性。

(2) 食物要充分煮熟、注意食物的冷藏保存、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3) 老年人或健康條件不佳之霍亂高危險群,應避免生食,以減少罹病之風險。

(4) 以上皆是。

解答: (4)

7. 疑似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人檢體應以下列哪種感染性物質進行包裝運送?

(1)       A類感染性物質

(2)   B類感染性物質

(3)   C類感染性物質

(4)   豁免(exempt)物質。

解答: (1)

8. 疑似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人之病毒分離及鑑定,應於以下第幾等級之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

(1) 生物安全第一等級(BSL-1)實驗室

(2) 生物安全第二等級(BSL-2)實驗室

(3) 生物安全第三等級(BSL-3)實驗室

(4) 生物安全第四等級(BSL-4)實驗室

解答: (4)

9. 在進行伊波拉病毒有關分子生物學檢驗前之檢體去活化(inactivation),至少應於第幾等級以上之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

(1) 生物安全第一等級(BSL-1)實驗室

(2) 生物安全第二等級(BSL-2)實驗室

(3) 生物安全第三等級(BSL-3)實驗室

(4) 生物安全第四等級(BSL-4)實驗室

解答: (3)

10. 本署傳染病生物材料庫,開放各級政府機關及其所屬機關(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登記有案之學術或醫療機構、相關生物科技產業業者申請使用,採

(1)   不收費制。

(2)   部份收費。

(3)   分級收費。

解答: (1)

11.署外單位申請分讓本署傳染病生物材料庫之第二等級病原體RG2,需填寫表單

(1) A001

(2) A002、A003

(3) A001、A003

(4) A004、A005

解答: (3)

12.生物材料來源

(1) 法定傳染病之驗餘檢體

(2) 病毒合約實驗室分離之病原體

(3) 研究計畫所保存之檢體

(4) 以上皆是。

解答: (4)

最後更新日期 201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