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波拉病毒感染之感染方式,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體液等,或間接接觸感染者污染的環境。
(2)在同一空間與病人保持1公尺以上,呼吸同一空間的空氣。
(3)未遵守適當防護措施而照顧病患或執行針具之醫療行為。
(4)接觸受感染的果蝠或野生動物,如猿、猴等。
解答: (2)
2.有關伊波拉病毒感染預防措施,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尚無上市之有效藥物及疫苗。
(2)醫護人員需配戴標準防護配備。
(3)避免直接接觸感染者血液、體液、或被汙染的環境。
(4)至流行地區入境隨俗,食用野生動物生肉。
解答: (4)
3.WHO針對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建議未發生疫情國家的因應措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加強監測、調查及病患處置能力、實驗室診斷,包括檢疫工作。
(2)立即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3)限制國人至流行疫區,同時禁止西非人民至台。
(4)籌措防疫資金投入藥物及疫苗研發。
解答: (1)
4.有關伊波拉病毒感染,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2014年在西非地區首次發生疫情。
(2)伊波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科。
(3)果蝠被推測是可能的病毒天然宿主。
(4)主要透過接觸感染而在人群之間傳播。
解答: (1)
5.下列關於伊波拉病毒感染診斷與治療的敘述,何者為非?
(1)病人出現症狀後才具有傳染力,其傳染力隨病患病程進展而增加。
(2)個案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3)實驗室檢驗方面可能發現白血球降低、血小板降低等現象。
(4)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或疫苗可供治療與預防。
解答: (2)
6.有關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感染管制措施,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因疾病初期症狀不具專一性,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
(2)近距離照顧疑似或確定個案時,則應穿著連身型防護衣、配戴護目鏡、隔離袍與手套等。
(3)病人的血液、分泌物、體液、器官及其它與病人有直接接觸過之物體,皆須以0.05%, 500ppm以上含氯之清潔劑進行消毒。
(4)遺體應依傳染病防治法之規定儘速土葬。
解答: (4)
7.下列何者為目前登革熱防治之重要因素?
(1)社區與區域性防治參與動員之孳生源清除措施。
(2)孳生源控制之相關調查研究。
(3)對於病媒蚊生態及其相關資訊有良好的掌握。
(4)以上皆是
解答: (4)
8.下列何者為2010-2012年臺南市埃及斑蚊比例較高的月份?
(1)1-2月。
(2)3-4月。
(3)5-6月。
(4)7-8月。
解答: (3)
9.在下列區中,何者為2010-2012年臺南市埃及斑蚊比例最高者?
(1)善化區。
(2)官田區。
(3)北區。
(4)永康區。
解答: (3)
10.有關類鼻疽之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1)為人畜共通疾病。
(2)主要傳染途徑為經皮膚傷口接觸受汙染的土壤或水,或經吸入、食入而感染。
(3)主要流行區域包括東南亞及澳洲北部。
(4)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解答: (4)
11.有關類鼻疽之復發(relapse)與再感染(reinfection),下列述敘何者為非?
(1)復發為同一病原菌潛伏於體內且再度發病。
(2)再感染通常為感染不同基因型之病原菌。
(3)再感染較復發容易發生。
(4)復發通常與第一次發病的間隔期較再感染長。
解答: (3)
12.依據本文統計結果,發現哪個潛在疾病可能與類鼻疽之復發有關?。
(1)腎臟病
(2)酒癮
(3)心臟病
(4)癌症
解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