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31卷第17、18期線上測驗解答


1. WHO 2009 年的登革病例分類不含以下哪一項?

(1) 登革無合併警示徵象(warning signs)

(2) 登革合併警示徵象

(3) 登革重症

(4) 登革出血熱

解答: (4)

 2. 有關登革熱關鍵期(criticalphase)的敘述何者為非?

(1) 一般而言持續約24~48小時

(2) 退燒日就是關鍵期的結束之日

(3) 因血漿滲出之故,所以此時期要特別注意輸液的補充避免發生休克

(4) 此時期的檢驗數據可能出現高血比容(hematocrit)與低血小板數

解答: (2)

3. 何者不是登革的警示徵象?。

(1) 持續嘔吐

(2) 腸胃道出血

(3) 發燒超過48小時

(4) 昏睡或躁動不安。

解答: (3)

4. 有關2009-2013年登革熱病例的醫療院所通報平均確診率分析結果,下列何者為真?

(1) 本土病例高於境外移入病例,具統計上顯著差異

(2) 境外移入病例高於本土病例,具統計上顯著差異

(3) 本土病例低於境外移入病例,不具統計上顯著差異

(4) 境外移入病例高於本土病例,不具統計上顯著差異

解答: (2)

5. 2009-2013年的登革熱病例分析資料顯示,以一採檢體綜合檢驗結果即可進行研判的病例約佔所有登革熱通報病例多少百分比?

(1) 53%

(2) 78%

(3) 93%

(4) 62%

解答: (3)

6. 2009-2013年登革熱確定病例有多少百分比是以一採PCR或NS1陽性判定?

(1) 75%

(2) 85%

(3) 65%

(4) 55%

解答: (1)

7. 有關本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設立宗旨,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 本制度設立宗旨,係為使因疫苗受害之民眾,能經由專業審議,快速獲得合理之救濟及補助。

(2) 本制度設立宗旨,係為消弭民眾對疫苗副作用之疑慮,提升民眾對我國預防接種政策之信心。

(3) 本制度設立宗旨,係為保障國內外疫苗供應商免因疫苗受害爭訟事件壓力退出,以確保本國疫苗市場供應無虞。

(4) 本制度設立宗旨,係為鼓勵民眾接種,提升我國預防接種率。

解答: (3)

8. 有關本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1)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係由19至25位專家所組成,依規定法律專家或社會公正人士須達總人數之1/4。

(2) 凡是在我國接種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均可向接種地衛生局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

(3)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之申請期限,係民眾知受害情事發生後2年內,或自接種日後5年內需提出申請。

(4)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如受害人未成年,須由法定代理人提出申請;如受害人已死亡,則須由法定繼承人代為申請。

解答: (1)

9. 有關本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1) 依規定,食品藥物管理署於疫苗封緘檢驗完成後,由疫苗廠商繳交封緘劑量Í1.5元新台幣之徵收金,做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之收入。

(2) 當基金規模大於2億元新台幣或低於1.5億元新台幣時,徵收基準可應基金財務狀況隨之調整。

(3) 本基金僅可用於給付預防接種受害個案之救濟金或補助金。

解答: (3)

10.下列何者非本文討論的內容?

(1) 預防接種受害之特別犧牲補償請求權。

(2) 預防接種受害審議與救濟對象之取捨。

(3) 因果關係證明法則與給付項目之界分。

(4) 預防接種受害人之性別分析。

解答: (4)

11.對於我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下列何者為非?

(1) 於衛生福利部下,設置獨立且專業之審議小組。

(2) 成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

(3) 救濟金費來源為政府公務預算。

(4) 未限制輕症受害人之申請權利。

解答: (3)

12.下列何者非為本文所討論的國家?。

(1) 美國。

(2) 德國。

(3) 芬蘭。

(4) 臺灣。

解答: (1)

最後更新日期 201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