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於該國遭狗咬未就醫,來台後狂犬病發病,疾管局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如遇疑似病例請儘速通報」(疾病管制局致醫界通函第190號)


各位醫界朋友,您好:

疾病管制局於5月12日公布今年首例境外移入狂犬病確定病例。個案為31歲菲律賓籍男性外勞,曾於3月10日在菲律賓遭狗咬傷未就醫治療,4月7日首次入境台灣,5月4日開始出現背部疼痛不適、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喉嚨痛、發燒、步態不穩、意識模糊等症狀。醫師檢查過程發現個案右手及腿部有癒合的齒咬痕跡,懷疑罹患狂犬病。經採集病患唾液PCR檢驗陽性,並比對病毒基因序列與菲律賓當地流行株一致,確認為狂犬病境外移入病例。狂犬病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本局籲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採行必要之感控措施,並請於24小時內完成通報。

為了預防境外移入人類狂犬病病例發生,疾管局已購置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於國際預防接種委辦醫院及離島縣市衛生局儲備,提供在國外疫區被狗或其他溫血動物咬傷的民眾免費預防接種。醫師於診療過程如有發現在國外疫區遭動物咬傷病患,且未接種疫苗者,請儘速轉診至「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接種暴露後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狂犬病潛伏期約3~8週,初期症狀有發熱、喉嚨痛、發冷、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或咬傷部位異樣感,數天後出現興奮及恐懼現象,然後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痙攣,並引起恐水現象(又稱恐水症),隨後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等情況,如不採取醫療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痺導致死亡(死亡率接近100%)。臺灣於2002年及2012年分別發現1例境外移入之人類狂犬病病例,均係於中國大陸遭受犬隻咬傷,未接種疫苗而發病。狂犬病主要發生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其中又以印度、中國大陸、菲律賓及印尼病例數最多。臺灣自1959年起不再有人的本土病例,1961年1月後亦未再出現動物的病例,目前臺灣仍為全球少數之狂犬病「非疫區」,被本地的狗、貓動物咬傷,原則上不必施打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另依「傳染病防治獎勵辦法」規定,醫事人員主動通報狂犬病病例,經主管機關證實者,發給通報獎金每例新臺幣10,000元,希望鼓勵醫師提高警覺,以便及早發現個案。「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名單請至本局全球資訊網預防接種/預防接種專區/國際預防接種及成人疫苗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簡介及儲備單位查詢,或撥打1922專線詢問。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維護全民的健康安全。

疾病管制局

2013/5/15

發佈日期 20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