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多重抗藥性感染管制防治措施,以防範抗藥性細菌之產生及擴散」(疾病管制局致醫界通函第129號)


各位醫界朋友,您好:
多重抗藥性問題已是全球性的議題,WHO呼籲各國醫療院所、政府、民眾應共同努力對抗多重抗藥性細菌的蔓延。為加強對多重抗藥性細菌之掌控,我國於99年9月9日將NDM-1腸內菌公告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且carbapenem 抗藥性腸內菌亦可從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之其它項下逕行通報,以加強監測。
雖然抗藥性的產生是抗生素使用下必然的結果,但是諸多臨床、感控等前輩先進一再提醒,當某細菌的抗藥性比率特別高時,經驗性用藥需考慮選擇後線抗生素來治療病人,並等待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結果來決定是否調整藥物。再者,若屬多重抗藥性細菌的感染,可請檢驗室儘可能多做幾種後線抗生素敏感性試驗,作為用藥選擇之參考。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涵義上,更具體指出,要選擇具有最少藥物毒性和產生最少抗藥性機會而能達到最大治療效果的抗生素來使用。換言之,面對感染多重抗藥性細菌的病人,要有風險評估的思維,對病人感染狀況、免疫與肝、腎功能等詳細瞭解,以正確選擇抗生素種類、合適劑量與使用方式等。
另外,某些細菌如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腸球菌(Enterococci)等在醫療照護或自然環境中會存活很長的時間,重症、免疫功能低下的病患身上可能被該等細菌移生或感染,尤其在收治呼吸照護病房或加護病房的病人時更要有警覺心,做好隔離病室之適當規劃及接觸隔離之妥善措施;對於病人移轉照護時,病摘應註記抗藥性資訊,供移轉後續機構加強隔離、感控等措施,此外可以圖案做為抗藥性病人之辨識警示,提醒工作人員做好感染控制等防護措施,院內環境清消如必須在委外辦理的情況下,應加強合約內容規範以及落實履約管理,以避免細菌在院內到處傳播。
各位臨床醫師朋友們,從國內的監視資料(TNIS)看來,鮑曼不動桿菌對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s)的抗藥性比率,從92年之17.2%成長到99年之70.1%,而且具多重抗藥性基因,各位在治療該等病患時會遭遇決定的困難,因此,疾病管制局呼籲大家,在用藥選擇上多費點心思,在感染控制上多多協助指導照護人員的處置。共同期待鮑曼不動桿菌對碳青黴烯類的抗藥性比率不再攀升,甚至下降!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維護全民的健康安全。

疾病管制局
2011/11/02

發佈日期 2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