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請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攜帶幼兒出入擁擠密閉之公共場所,以降低幼童感染機會


隨著時序進入夏季,腸病毒亦日趨活躍,臺灣地區已進入腸病毒感染症流行期,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定點醫師監測資料顯示,最近三週腸病毒平均門診人次分別為1.00、1.20、1.64人,呈上升趨勢,其中以手足口病患者增加幅度較大;而在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疫情方面,截至5月3日止,確定病例共有20例(一例死亡),其中19例(95%)為三歲(含)以下的嬰幼兒。該局呼籲民眾要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尤其在摟抱、親吻或餵食幼兒前,務必更衣及正確洗手,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童。  
  腸病毒的型別眾多,其中以腸病毒71型的致病力最高,該局表示感染腸病毒71型後,常出現的症狀有:「發燒時間較長:常超過三天,體溫可超過39℃」、「幾乎都有手足口症狀:在手部、足部及口腔附近出現針頭大小紅點的疹子(水泡)」,以及「容易有中樞神經併發症:如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意識不清」。該局特別提醒民眾,家中幼兒(尤其三歲以下更應注意)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要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疑似腸病毒重症症狀時,請務必立即就醫,儘速接受適當的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為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例如正確採取「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並注意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儘量避免攜帶幼兒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或與疑似病患接觸;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要常清洗消毒,並避免幼童將玩具放入口中咬弄;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運動及充足睡眠,以增強個人的免疫力;當幼童經醫師診斷疑似感染腸病毒時,除依醫師指示治療外,最好讓病童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或直至無發燒現象,儘量不要參加任何活動,以避免傳染他人,即可有效降低感染及傳播腸病毒的機會。

發佈日期 2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