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計畫,銷毀小兒麻痺疫苗衍生株及部分疫苗株


疾管署於今(9月1日)銷毀小兒麻痺病毒疫苗衍生株及部分沙賓疫苗株,只保留品管所需的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未來仍持續利用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監測系統進行小兒麻痺之監測,待達成全球根除目標後會將病毒株全數銷毀。

繼天花被根除後,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8年起開始推動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計畫,經過長達約30年的努力,全球根除的目標終於露出曙光,截至今(2015)年為止,全球六大區署中已有四個區達成目標,其中台灣所屬的西太平洋區署也於2000年宣布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期望在2018年達成全球根除的目標。我國為配合全球根除策略,減少因活性減毒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病例,自2010年3月起全面改用內含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的五合一疫苗(DTaP-IPV-Hib)及Tdap-IPV疫苗,使得施打活性減毒疫苗而產生的疫苗衍生株不再出現。

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染,感染者在暴露病毒36小時後可在咽喉分泌物中檢測到病毒,72小時後即可透過糞便排放病毒,時間長達3-6週,傳染力極強,且超過95%以上的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僅小於1%會出現麻痺症狀,但可透過疫苗有效預防。為確保得來不易的根除成果,將持續運用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監測系統、環境小兒麻痺監測作業來監控疫情,作為台灣小兒麻痺病毒的監控及預警。民眾如有相關疑問,歡迎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發佈日期 20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