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性登革熱確定病例又在臺北市現蹤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日發布臺北市本年第一起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患者為60歲男性,居住在大同區,9月6日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驗確定感染登革熱,目前病患住院中。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已展開對患者住家及其週邊環境進行孳生源清除工作,並針對病例曾行經路徑與地區進行擴大疫情調查,以瞭解疫情是否有蔓延情形。由於臺北市已連續四年未出現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此一警訊提醒民眾、醫師及衛生單位應提高警覺!


疾病管制局表示,今年首例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發生在彰化縣,同樣也是多年未出現在中部地區,而此次臺北市個案更顯示出登革熱病例的發生已不再侷限南部,登革熱跨越地域的限制將使得全年全臺灣地區都必需把其列為防治工作重點,由於此次臺北市本土性登革熱病例的發生,已表示登革熱病毒存在於大臺北都會的環境,在臺灣,登革熱是由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為傳播媒介,當病媒蚊叮咬患者,吸到帶有病毒的血液八到十二天後,即終生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如果病媒蚊再叮咬健康的人,就會使人感染登革熱,潛伏期約三至十四天,所以,一個病例出現後,需經廿六天後,如仍無病例出現,才可確定疫情未擴大。登革熱發病時的典型症狀為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症狀,但也可能症狀輕微而不自覺,必需採血檢驗才知是否感染;另一方面,登革病毒共有四種不同血清型,若重複感染到不同型別的登革病毒,發生登革出血熱的機會較高,且登革出血熱的死亡率高達50%,由於高屏地區四種型別皆已流行過,若發生爆發流行,將有引發登革出血熱之虞,民眾切莫掉以輕心。


今年因豪大雨不斷,氣候極不穩定,部分縣市水患,更提供了病媒蚊孳生機會,倘若民眾不能適時清除積水容器或勤於清洗戶內外,確實做好登革熱預防工作,登革熱疫情是一觸即發。


疾病管制局再次呼籲民眾及醫師,民眾如有身體不適,一定要去就醫,千萬不可拖延與逃避抽血檢驗,同時醫師也要協助衛生單位及早通報,以便衛生單位採取必要防治工作,共同維護大眾健康。

 

發佈日期 20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