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注意事項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實證顯示流感疫苗和COVID-19疫苗同時接種並不影響疫苗之有效性或安全性,考量臨床接種實務之可行性與參考WHO指引,建議接種於不同肢體。
 
最後更新日期 2024/6/20
  1.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2. 出生未滿6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故不予接種。
  3. 先前接種本疫苗6週內曾發生Guillain-Barré症候群(GBS)者,宜請醫師評估。
  4.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4/6/20
可以。因大部分使用之流感疫苗,其病毒來自於雞胚蛋培養,傳統上認為疫苗中可能含有雞蛋蛋白成分,曾經建議有雞蛋過敏史者,接種疫苗後需觀察一段時間,確定未產生過敏反應。但近期研究顯示,因流感疫苗製程進步,內含的雞蛋蛋白成分已極少,雞蛋過敏者接種雞胚蛋培養之流感疫苗並不會增加過敏反應發生率,因此國際上皆建議雞蛋過敏者可安心照一般流程接種流感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4/6/20
接種流感疫苗前,皆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施打前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施打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4/6/20
建議接種,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如Aspirin、Warfarin、Clopidogrel、Ticlopidine)者多為罹患流感之高風險群,若無禁忌症,建議仍應接種流感疫苗,惟醫師應列入問診事項,於接種時使用23號或直徑更小的針頭,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最後更新日期 2024/6/20
  1. 接種疫苗後有相當小的機率會發生立即型過敏反應,並導致過敏性休克。為了能在事件發生後立即進行醫療處置,接種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做休息,並建議於接種後應坐或躺約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避免因發生昏厥而摔倒受傷。
  2. 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3. 接種後應注意有無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意識或行為改變等異常狀況,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並通報當地衛生局。
  4. 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仍可能罹患其他呼吸道感染,故仍請注意個人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維護身體健康。
最後更新日期 2024/7/29
接種流感疫苗,如發生接種劑量不足時,應立即補足至個案應接種之劑量,如於隔天或之後補接種,則須補接種完整0.5mL疫苗;如發生接種劑量超出應接種量時,視為完成接種,無須再補接種。出現接種劑量錯誤時,均應通知/告知當事人,並應向衛生局通報接種異常事件。
最後更新日期 2024/6/20
不必再補接種其他流感疫苗,惟此為接種異常事件,接種單位應通知/告知當事人,追蹤個案狀況並向衛生局通報。
最後更新日期 2024/6/20
接種單位應通知/告知當事人,追蹤個案狀況並向衛生局通報接種異常事件。
最後更新日期 202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