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狂犬病日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急性傳染病組
2014年 第30卷 第18期
摘要:
世界狂犬病日(World Rabies Day)是由「全球控制狂犬病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Rabies Control ,簡稱GARC)於2007年所發起,其目標為提高人們對於狂犬病的認識,宣傳狂犬病對於人類與動物之影響及狂犬病預防措施,降低狂犬病對於人類與動物的危害,此活動獲得聯合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等機構的支持。第一屆世界狂犬病日於2007年9月8日舉辦,並以「共同努力,讓狂犬病成為歷史」為口號,呼籲重視狂犬病之危害,獲得各國高度的支持與響應。自2008年起,由GARC、WHO及OIE等共同倡議,以研製減毒狂犬病疫苗,受譽為「細菌學之父」的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逝世紀念日為世界狂犬病日,並於2008年 9月28日以「挽救兒童」為主題,舉行第二屆活動。
依據WHO及GARC資料,全球每年約有55,000人因狂犬病而死亡(平均每10分鐘就有1人因狂犬病而喪失生命),其中95%的受害者發生在亞洲及非洲;在部分狂犬病流行地區,人類採取撲殺動物的錯誤方法來控制狂犬病,這不但未能達到目的,更造成每年2,000萬隻狗遭到屠殺的慘況。GARC表示,只要為犬隻接種疫苗就可以阻斷狂犬病病毒的傳播,避免人類感染狂犬病而死亡,不必因為恐懼狂犬病而撲殺動物。為了強調人類與動物健康相互依存的關係,今(2014)年9月28日為第八屆世界狂犬病日,將以「一起對抗狂犬病(Together Against Rabies)」作為宣傳主題。
2013年7月中旬,農業委員會發布國內動物狂犬病疫情,OIE將我國列入狂犬病疫區。衛生及農政等各部會採取的策略為「落實家犬家貓之動物疫苗接種」、「第一線動物防疫人員獲得暴露前預防接種保障」及「民眾遭動物抓咬傷後均能即時接受暴露後處置」,以降低動物疫情擴散及人類狂犬病病例的發生風險,作法與世界狂犬病日的倡議一致。目前國內動物狂犬病風險侷限於中、南部及東部山區之野生動物,分布區域並未擴大,且以鼬獾為主要的感染動物,未有人類狂犬病病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