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22期
原著文章
我國導入國外Biosafety Officer管理制度之探討
DOI: 10.6524/EB.202311_39(22).0001吳文超*、黃博鏞、蔡威士
2023年 第39卷 第22期
通訊作者: 吳文超*
摘要:
我國自2005年公布「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辦法」實施迄今,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運作已逾15年。隨著國際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及標準的發展,實驗室導入生物風險管理系統已為時勢所趨。疾病管制署為順應潮流,於近年積極輔導特定實驗室導入生物風險管理系統。然而,在實驗室生物風險管理系統運作中,生物安全主管(biosafety officer, BSO)為系統管理之關鍵人物。為此該署於2021年進行修法,將BSO之資格、職責、訓練及維持納入前開辦法。本文蒐集與比較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新加坡等先進國家之BSO管理制度,以利訂定符合國情且與國際接軌之BSO專人管理制度。
關鍵字:實驗室、生物安全、生物風險管理系統、生物安全主管
焦點特寫
2023年世界愛滋日—社群領航、終結愛滋(Let Communities Lead)
DOI: 10.6524/EB.202311_39(22).0002曹世洋*
2023年 第39卷 第22期
通訊作者: 曹世洋*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自1988年起,將每年12月1日訂為世界愛滋日,目的是為了提高社會大眾對愛滋病毒感染的重視,呼籲全球持續重視愛滋病毒防治及教育工作,並凝聚各界力量及資源,2023年主題為「Let Communities Lead」,希望發揮第一線社群力量,達到終結愛滋疫情的目標。
在全球愛滋防治工作上,遭受愛滋病毒感染、影響或具感染風險之社群團體位於愛滋防治工作的第一線,提供以個人為中心,且具信賴及創新的公共衛生服務,並自主監督愛滋防治政策的執行,但是缺少資源、政策支持、疾病汙名及歧視狀況下,對社群相應工作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阻礙。因此今年世界愛滋日的主題呼籲,需要提供社群足夠的資源,賦予及強化社群能力,並消除歧視,建構支持性的友善環境,讓社群參與愛滋防治政策的規劃及監督,發揮社群的完整潛力,以在社群領航下,全球朝終結愛滋的目標前進。
我國近年在公私部門及各民間體系的通力合作下,持續強化及創新愛滋防治策略,提升愛滋防治資源可近性,並結合政府各部會及民間團體,透過多元性別社群網絡及分眾多元管道推廣衛教宣導、預防措施、愛滋篩檢、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服務等,亦定期召開愛滋病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會,由感染者代表、民間團體、專家學者及政府相關部門等組成,共同商議各項愛滋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政策,讓社群發聲及參與決策。
我國每年新增愛滋感染者自2018年起逐年下降,2023年截至9月底新增通報感染人數共計715人,相較去年同期下降9.5%,2022年愛滋防治成效指標達成90–95–95,優於全球平均86–89–93,在公私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愛滋防治成效已逐步顯現,我國將持續投注及結合政府各單位及民間與社群資源,推動多元化及創新之各項愛滋防治政策,營造可進、平等、友善的環境,朝2030年消除愛滋目標持續努力。
國內外疫情焦點
2023年第44週–第45週 (2023/10/29–2023/11/11)
DOI: 10.6524/EB.202311_39(22).000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
2023年 第39卷 第22期
摘要:
國內登革熱疫情呈下降趨勢,惟部分縣市疫情上升,目前病例數仍高且氣溫適合病媒蚊生長,疫情傳播風險持續,曾感染登革熱、年長等高風險族群具重症發生風險。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低點波動,近四週本土病毒株以XBB為主流株,重點變異株以EG.5為多。流感處流行期,社區病毒檢出以A型H3N2為多,呼吸道病毒於社區持續活動。
東南亞多國登革熱疫情趨緩,惟越南疫情上升,菲律賓、斯里蘭卡及泰國疫情處上下波動,美洲地區疫情持續。COVID-19於部分國家疫情處高點或回升,XBB及其衍生變異株為全球主流株。
歷年疫情報導文章
篇名 | 卷期數 | 發刊日期 |
---|---|---|
查無相關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