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2015世界結核病日
DOI: 10.6524/EB.20150324.31(6).004馮天怡
2015年 第31卷 第6期
通訊作者: 馮天怡
摘要:
結核病是一歷史久遠的疾病,即使在醫療科技進步的今日,全球每年仍約有900萬新發病例,150萬人死於結核病。因此每年3月24日世界結核病日,世界各國同步齊聲呼籲,提醒世人正視結核病防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早在數千年前便有結核病存在的證據,歷史上亦不乏名人為結核病所苦,17世紀時結核病肆虐於歐美許多國家,世人對其致病成因不明,將之喻為白色瘟疫。1882年3月24日,德國微生物學家Robert Koch公開宣布發現了結核病的致病原─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這項跨時代的重要發現,為當時每7名死亡民眾中便有1人死於結核病的年代,開啟了結核病防治的新契機。歷經一世紀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以及國際抗癆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 IUATLD)決定將3月24日訂為世界結核病日,希望喚起社會大眾更加重視結核病對全球健康、經濟所帶來的衝擊。
結核病並非無藥可治的絕症,然而全球平均每3分鐘便有1人死於結核病,根據WHO公布的推估數據指出,2013年全球仍約有300萬人未能被確實診斷出結核病進而接受治療,因此2015年世界結核病日的主題訂為「Reach, Treat, Cure Everyone」,延續去年「Reach the 3 Million」的宣導主軸,再次強調致力於找出那群無法被發現的結核病人,並給予其有效的治療,以加速達成2035年根除結核病的終極目標。
在這場全球共同傾力對抗結核病的戰疫中,我國亦積極參與,自2006年實施「結核病防治十年減半全民動員計畫」以來,疾病管制署已推行多項策略,包括主動巡檢、實驗室品質提升、都治計畫、接觸者檢查追蹤、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等,成果獲得2013年外部評值專家一致認可。如今十年計畫期程將屆,在世界結核病日前夕,疾病管制署邀請包括終止結核病夥伴組織(Stop TB Partnership)、國際抗癆聯盟(IUATLD)、美國、巴西、荷蘭、日本、菲律賓、香港在內等多名專家,來臺分享彼此的結核病防治經驗,希冀藉此國際交流機會,學習汲取精進我國結核病防治之策略,並與國際合作,共同消滅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