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苗系列專欄:「基礎加強劑」和「追加劑」有什麼不同?
DOI: 10.6524/EB.202202_38(3).0002黃頌恩*
2022年 第38卷 第3期
通訊作者: 黃頌恩*
摘要:
隨著SARS-CoV-2病毒不斷變異,COVID-19疫情持續改變;且因病毒變異影響疫苗的保護力,原本的疫苗接種建議也隨之更新。為確保民眾能藉由疫苗接種,降低疾病嚴重程度與死亡的機率,日前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多個國家均已做出決議,將對已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接種的民眾提供基礎加強劑與追加劑[1–6]。
基礎加強劑 (Additional dose)
目前列於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Emergency Use Listing, EUL)上的COVID-19疫苗中,除了Ad26.COV2-S[recombinant]疫苗基礎接種(Primary series)僅需一劑以外,均建議二劑的基礎疫苗接種[7]。然而,對於免疫不全或免疫低下的病人,研究發現僅接種基礎疫苗無法使其產生足夠的抗體及保護力,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歐盟、及其他國家多建議上述民眾應於完成基礎疫苗接種28天後再接種一劑疫苗,稱之為基礎加強劑,以提升對COVID-19的免疫力。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納入需接種基礎加強劑的對象包含:尚未治癒或正接受治療之癌症患者、接受過器官移植並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者(移植兩年內或使用免疫抑制劑)、先天性免疫不全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合併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者、使用免疫抑制劑者[6]。符合上述條件者,應與醫師討論並經評估於完成基礎疫苗接種且至少間隔28天後,接種基礎加強劑。此外,完成基礎疫苗接種後,也應於適當時機接種追加劑。
追加劑(Booster dose)
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後人體會產生抗體,但體內抗SARS-CoV-2病毒的抗體濃度會隨時間慢慢下降,對COVID-19的保護力也會隨之減弱,這樣的狀況在年長者尤其明顯。此時接種追加劑,抗體濃度可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提供更佳的保護力。研究顯示,在完成COVID-19基礎疫苗接種後6個月,疫苗對嚴重疾病的保護力,在所有的年齡層降低約8%(95%信賴區間:4–15%);而在50歲以上的人則降低約10%(95%信賴區間:6–15%);在50歲以上的人,對於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力更可降低32%(95%信賴區間:11–69%)[6]。另一個支持接種追加劑的理由是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的出現,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出現的Omicron株,在短時間內即已成為全球的主流病毒株。由於Omicron在棘蛋白有多個變異位點,體外試驗顯示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對Omicron病毒株中和能力下降。流行病學研究亦顯示,即使已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基礎劑,對Omicron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力僅有0–20%,但在接種追加劑後,保護力可提升至55–80% [8]。
因此,為減少嚴重疾病及死亡,許多國家已開始疫苗追加劑的施打,藉以維持疫苗預防感染及嚴重疾病的效力。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世界各國疫苗供應尚未均衡前,追加劑僅針對感染疾病高風險或感染後會造成嚴重疾病高風險族群施打,但各國仍可依照疫苗供應量與當地流行病學決定追加劑接種對象。我國目前對所有完成基礎劑接種滿12週之民眾,均提供一劑追加劑。符合資格民眾應盡速接種,以達最佳保護力[8–9]。
結論
目前COVID-19疫情仍然嚴峻,除了做好自我防護,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地方外,並需要適時依個人的健康狀況,按照台灣最新的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基礎加強劑和追加劑,以避免疾病快速擴散,影響醫療量能及社會的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