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行動、投資未來,實現無核生活
DOI: 10.6524/EB.202503_41(6).0003薛夙涵
2025年 第41卷 第6期
通訊作者: 薛夙涵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訂定每年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WHO統計自2000年以來全球努力消除結核,拯救了7,900萬人的生命,但2023年仍有1,080萬人感染結核,125萬人死於結核病,使結核病再度成為第一名傳染病殺手,超越COVID-19。臺灣2024年預估結核病新案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7人,較2005年每10萬人73人,累積降幅達63%,但每年仍有6,000多人發病。在終結結核的路上,仍需持續努力。
我國自2016年推動「我國加入WHO 2035消除結核計畫」防疫政策,呼應WHO提倡潛伏結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LTBI)治療是最有效益的結核病防治策略,針對風險族群,如:山地原鄉民眾、照護機構住民、具共病之個案等,制定LTBI檢驗及治療專案。透過多方合作強化防疫基礎建設與防治網絡、目標族群主動發現及早介入、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優質個案管理與照護服務,及預防發病阻絕傳染等規劃,以響應WHO終結結核之目標。
2025年Stop TB Partnership公布世界結核病日主題為「Yes We Can End TB: Commit, Invest, Deliver」,兌現2023年聯合國大會高階會議中的承諾,增加多方籌資以提供充分資金,並將承諾和投資轉化為行動,提供結核病個案高品質的照護,實現「End TB」之目標。我國防治策略亦戮力爭取經費,推行各項防治計畫,並在診斷與治療上與時俱進,今年3月1日起提供每個疑似結核病個案快速分子診斷(NAAT),並將於今年3月24日世界結核病日活動倡議「舉手做檢驗,治療防結核」,以「零死亡、零個案、零負擔」為願景,持續往2035消除結核之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