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探討國際疾病分類從ICD-9-CM轉換為ICD-10-CM的影響:以急診類流感就診趨勢為例

DOI: 10.6524/EB.20170919.33(18).002

魏嘉、劉宇倫、郭宏偉、鄭皓元、劉定萍

2017年 第33卷 第18期

通訊作者: 魏嘉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為反應當前需求,於1993年公佈重新調整疾病編碼及分類架構的國際疾病分類診斷碼第10(ICD-10),並在2014年十月起停止修訂第9(ICD-9)。為在臨床政策、公共衛生上與國際接軌,中央健保署於2016年公告使用ICD-10臨床修訂版 (ICD-10-CM, Clinical Modification)並取代ICD-9-CM。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國際疾病分類診斷碼的轉換對監測系統之影響,以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Real-time Outbreak and Disease Surveillance, RODS) 急診類流感監測為例,分析醫院使用ICD診斷碼之情況對類流感就診趨勢的影響。

分析結果顯示,由於醫院使用非標準ICD-9-CM診斷碼導致診斷碼無法對應,20132016年因診斷碼無法對應而未被歸納為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佔全部類流感人次3.7%。另一方面由於ICD-9ICD-10診斷碼轉換非完全一對一,尤其一種ICD-10可對應多種ICD-9時,系統會依數字順序對應到第一順位(數字較小)之ICD-9。研究結果發現診斷碼版本轉換在疫情穩定期對於整體趨勢系統性監測沒有明顯影響,但若針對單一ICD診斷碼或是單一醫院症候群就診率進行趨勢分析,將可能造成影響。

本研究結果將會被應用於檢視及改善其他使用ICD診斷碼建構的監測系統,以求能精確呈現疾病監測趨勢。並期望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研究者在使用ICD診斷碼進行的研究或醫院內部資料品質管理的參考,以降低因ICD版本問題造成疾病相關統計的偏差。

關鍵字:國際疾病分類(ICD-9)、ICD-10、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RODS)、類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