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漢他病毒感染及其治療

張季平

2002年 第18卷 第9期

通訊作者: -

摘要:

漢他病毒感染在前蘇俄20年代中就有,當時被稱之?“出血性瘧疾”。1932年俄國學者發現此病有嚴重的腎臟損害,遂改稱“出血性腎病腎炎”(hemorrhagic nephroso-nephritis)而後又稱為“遠東出血熱”(fareastern hemorrhagic fever)。40年代以後,在西伯利亞及歐洲部分地區亦有類似疾病,但腎臟損害輕微,故依地名稱?鄂木斯克出血熱(Omsk hemorrhagic fever)、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Gongo hemorrhagic fever)、中亞出血熱(Central Asian hemorrhagic fever)、烏茲別克出血熱(Uzbek hemorrhagic fever)等。同時,?了便於區別,將歐洲出血熱稱之?流行性腎病(nephropathia epidemica)並歸納?“有腎臟症候群出血熱”,而將鄂木斯克出血熱等歸納?“無腎臟症候群出血熱”,此種分類方法直到現在還經常被某些學者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