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2013年臺灣因應動物狂犬病疫情人類相關監測分析報告

陳秋美、葉倪君、郭宏偉、劉定萍

2013年 第29卷 第133期

通訊作者: 陳秋美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

摘要:



         2013年7月16日我國公布野生鼬獾感染狂犬病毒後,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及農業委員會依權責加強監測人類及動物狂犬病疫情並啟動各項防疫措施。因應此疫情,在人類狂犬病監測中,除原有法定傳染病監測系統外,另運用疫苗申請機制進行遭動物抓咬傷個案資訊蒐集,並匯集狂犬病疫苗接種資訊及農業委員會動物檢驗資料,以提供完整資訊進行風險評估與防治作為。本文分析7月21日至9月30日遭動物抓咬傷申請疫苗案件共計5,335件,以男性(55.0%)、年齡25-49歲(40.2%)為多,暴露動物以犬貓(78.6%)明顯高於其他動物,並以流浪犬貓占多數(56.1%)。以暴露地區分析,東區男性占六成,傷口暴露種類第三類達65.4%,均高於其他地區。分析RODS遭犬隻咬傷急診就診病例千分比與申請狂犬病疫苗之趨勢相符。另回溯自2010年至今年9月檢驗不明原因腦炎個案檢體計205例,均排除感染狂犬病。此次疫情截至9月30日尚無人類狂犬病確診病例,惟中、南及東區鄰近已檢出狂犬病動物之地區,或是已發現鼬獾攻擊行為,但動物送檢數較低之鄉鎮市區,應列為潛在風險地區,民眾仍應提高警覺。未來將朝周全遭動物抓咬傷監測機制及建置資料匯集平台等方向努力,以強化風險評估與風險溝通,降低民眾暴露與感染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