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疑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例報告

曾淑慧

2004年 第20卷 第7期

通訊作者: 郭莉莉

摘要:

通常會被認為感染腦膜炎是以臨床上的症狀,例如發燒、噁心、嘔吐、頸部僵硬和皮膚發疹(紫斑)為基準,而病源學的診斷及確定病例的判別,則是依據由無菌部位分離出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為準,然而採檢前早已投予抗生素治療,或是檢體採檢不正確,導致檢體送達實驗室時細菌已死亡時,往往會造成培養結果為偽陰性的情況,因此利用分子診斷的方法,快速、準確找出病原菌是很重要的。本局南區分局接獲南部某軍醫院通報一疑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例,由於本次個案的血液及腦脊髓液檢體其細菌培養結果為陰性,腦脊髓液做革蘭氏染色,發現革蘭氏陰性球菌的存在,為了釐清感染源,本局昆陽辦公室的細菌實驗室也以PCR的方法,在腦脊髓液檢體中偵測出腦膜炎雙球菌核酸(DNA) 的存在,間接證明個案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可能性。此外在醫院通報之初期本分局也對相關之接觸者進行採檢和衛教及環境消毒等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