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我國醫療體系因應COVID-19疫情初期之防疫物資應變策略

DOI: 10.6524/EB.202203_38(5).0001

劉瀞鎂*、賴敬方、宋俊洋、柯海韻、王任鑫、池宜倩、周淑玫

2022年 第38卷 第5期

通訊作者: 劉瀞鎂*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新興傳染病整備組 

摘要:

        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 equipment, PPE)能為第一線醫療及防疫人員提供妥適防護,確保其安全。2019年COVID-19疫情發生後,PPE需求急速增加,但國際供貨緊縮,造成全球搶購。而臺灣於2003年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疫情後,修訂傳染病防治相關法規,建置PPE三級(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醫院)儲備調度機制及防疫物資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要求中央與地方及醫療機構應依自行預估防治動員30天所需PPE安全儲備量儲備,以因應傳染病大流行之防治需要。於本次COVID-19疫情期間,防疫物資應變策略包括:透過MIS密切監測醫院耗用與儲備情形、緊急徵用PPE擴充中央儲備量、訂定PPE撥配與撥補原則撥補醫院,以及請醫院依實際需求評估與提高安全儲備量等。經分析顯示,醫院2020年1月至7月防護衣、N95口罩及隔離衣之耗用量,均比2019年同期至少增加10倍,醫院原設定30天之PPE安全儲備量也檢討逐步提升。2020年7月時,醫院N95口罩之實際庫存量為安全儲備量2.3倍,外科手術口罩則為安全儲備量10.6倍,防護衣為安全儲備量1.7倍。另比較各層級醫院,醫學中心安全儲備量調整增加最多,且醫學中心於醫護人員每人之PPE分配量也增加最多,可見應變策略於COVID-19疫情初期已充實醫療防疫所需,並提供醫護人員妥適防護,厚植其防疫量能。
 

關鍵字:防疫物資、個人防護裝備、應變機制、安全儲備量、三級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