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臺灣霍亂本土病例調查及感染源探討

劉嘉玲、黃志傑、黃子玫、劉定萍

2010年 第26卷 第9期

通訊作者: 劉嘉玲

  •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第二組

摘要:

臺灣自1962年發生O1型霍亂弧菌本土流行後〔1〕,已無地方流行發生,期間僅有少數聚集事件,大部份為散發病例。自20世紀末期起,初期霍亂本土病例的發生,多可追查並證實與甲魚養殖池污染有關,但近五年發現之本土病例,則均未能查出感染源,為瞭解國內霍亂本土病例的可能感染源及相關危險因子,故回溯自1997年至2009年期間,臺灣歷年本土霍亂病例疫調資料,並收集國內環境監測、國外田野調查及相關研究等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國內近12年,除了2起群聚事件外,其餘均為散發病例,老年人、胃切除、罹患慢性病等潛在疾病者為易感族群,而衛生習慣不好或飲食衛生不佳等,亦為重要之危險因子。近年霍亂病例找不到感染源的原因,除了散發病例較難調查外,個案回憶潛伏期之飲食暴露史不夠詳盡,也是疫調時棘手的問題,故醫師如能增加疑似病例的診斷及通報能力,亦有助於疫情研判及感染源調查。從先進國家的調查經驗來看,產毒性霍亂弧菌可土生土長於自然環境,而霍亂弧菌通常藉由食物污染而傳播〔2〕,並於免疫功能不佳之易感宿主發病。建議:一、在病例數較多之縣市宜加強易感宿主衛教、臨床醫師疑似病例診斷及通報能力;二、防疫人員加強對個案飲食來源、製備過程、使用器皿、儲存、食用方式、密切接觸者及附近民眾之健康狀況等之調查;三、實驗室建立國內本土菌株之資料庫並與國外菌株進行比對;四、農政單位定期針對養殖池及養殖水產生物進行調查,而食品衛生單位定期針對市售水產品進行抽樣,且農政、食品衛生及防疫等三個部門應建立聯繫管道;五、防疫單位適時建立並掌握臺、澎、金、馬等地區沿海之環境監測及風險評估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