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2008-2013年臺灣地區境外移入屈公病之流行病學分析

江雪美1、李欣純1、許椀琳1、陳美蓉1、呂易澤2、吳智文1、巫坤彬1

2014年 第30卷 第13期

通訊作者: 江雪美

  • 1.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北區管制中心
  • 2.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急性傳染病組

摘要:

        屈公病(chikungunya fever)係可藉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為傳播媒介,使人感染屈公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所引起的急性發燒傳染病。本研究主要針對我國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間,通報及確診屈公病病例資料進行分析,以瞭解我國近年屈公病的流行病學狀況。研究期間共計通報281例屈公病病例,其中62例確診,均為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平均年齡為38歲,以20至29歲最多,計15例 (30.6%)。感染國家以印尼為最多,計36例(58%),其次為菲律賓9例(14.5%)及馬來西亞7例(11.2%)。確定病例之臨床症狀,以發燒為主(62.9%),其次為關節痛(25.8%)及紅疹(24.2%)。281例通報病例中的229例(82%)為醫療機構所通報,其整體陽性確診率為4.4%,確診病例平均從發病至通報期間為8日,大多數病例已過病毒血症期才被診斷通報,顯示醫護人員對此病警覺性並不高。目前國內雖尚未出現本土病例,但依我國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的分布狀況,全臺皆是屈公病的高危險區,建議應提升大眾出國旅遊自我保護及提高國內醫護人員診斷及通報警覺性,且澈底清除孳生源以達環境永續管理,以減低屈公病毒入侵可能引發流行之風險。

關鍵字:屈公病、屈公病毒、病媒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