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台北都會區因應新型流感全球大流行之整備策略

顏慕庸

2007年 第23卷 第1期

通訊作者: 顏慕庸

摘要:

台北都會區在92年SARS疫病初期成為風暴中心,後煞時期台北市積極以行政管理進行整備,運用「動線管制流程管理」之概念發展系統性防疫計畫。依「0、A、B、C」分級體系,啟動以災變指揮系統ICS為基礎之危機管理模式,分「減災、整備、應變、復原」四階段進行防疫準備。於整備期以三大目標進行規劃:1.監測策略,依邊境、社區、醫院等管制節點建構城市聯防、看診三問、主訴症候群監測系統、醫院感控稽核等早期預警機制。2.突湧式動能(surge capacity),基於風險分級管理分就防疫物資、病床需求、人力資源如機動防疫隊等進行儲訓。3.演習與培訓,以ICS架構進行總計8場次之防疫演練,並藉此驗證台北市應變計畫及修訂標準作業流程。規劃中A 級、B級疫情初期應變之措施包含檢疫隔離與封鎖圍堵,並分階段實施接觸者集中檢疫隔離、劃定封鎖管控範圍進行預防性克流感投藥,及擴大社區距離之分區管制圍堵策略。C級疫情時之應變策略將於每行政區配置各一家感染症專責醫院,配合週遭5 所學校改建之大型收治場所,形成一組流感專責醫療團隊。社區基本醫療應變則啟動醫院戶外疫病篩檢站、檢疫留置病房( detention ward),同時啟動各機構異地備援機制。由於台灣各區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及地方政策不盡相同,台北市謹依據國家政策指導,針對都會區之特性進行新型流感防疫相關指揮協調、統合動員、醫療佈建等系統性之整備,以迎接這一場可預見之防疫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