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文章


2014年臺灣鼬獾及白鼻心暴露後民眾接受 狂犬病預防處置調查報告

DOI: 10.6524/EB.201810_34(19).0001

黃琳晶1、鄔豪欣2*、黃婉婷1、陳學儒1、魏欣怡3、劉明經3、紀錦昇4

2018年 第34卷 第19期

通訊作者: 鄔豪欣2*

  • 1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
  • 2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感染管制及生物安全組
  • 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臺北區管制中心
  • 4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

摘要:

國內於20141223日確診首例狂犬病陽性之白鼻心,為了解白鼻心此新興狂犬病感染動物之暴露民眾特徵及暴露情境,並與遭鼬獾暴露者進行分析,本調查針對自2014112月間因暴露於鼬獾或白鼻心而至少接受一劑狂犬病暴露後預防疫苗處置之民眾以問卷進行電話訪問。共57名民眾納入分析,含24名白鼻心暴露者及33名鼬獾暴露者,年齡範圍在1782歲間(中位數51歲),男性38名(67%)。白鼻心暴露民眾以男性比例較高(22名,92%p < 0.01)、年齡偏輕(中位36歲,p < 0.01)、暴露傷口均位於上肢,且暴露情境肇因於接觸者之激怒行為最多(20件,83%p < 0.01)。相較於鼬獾,白鼻心在暴露發生時較少出現疑似狂犬病症狀(18件,75%p < 0.01)。且鼬獾暴露民眾以無故被攻擊比例顯著較高(15件,45%p < 0.01),然而鼬獾暴露者於暴露後適當沖洗傷口比例顯著高於白鼻心暴露者(63% vs. 33%p = 0.03。建議向民眾呼籲應避免主動接近或激怒白鼻心及鼬獾,並加強宣導暴露後傷口處理及預防處置,若遭鼬獾或白鼻心抓咬傷應立即以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15分鐘以上、再以優碘消毒,並盡速就醫治療,以避免暴露與狂犬病感染風險。

關鍵字:狂犬病、鼬獾、白鼻心、預防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