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根除瘧疾50週年,抗瘧戰士獲贈感謝狀,病媒蚊防治從化學噴藥轉為生態防治


台灣根除瘧疾屆滿50年,疾病管制署郭旭崧署長於今日頒贈感謝狀予國內唯一曾於瘧疾研究所服務,目前仍在疾病管制署為防治瘧疾努力的郭明珠小姐,感謝其數十年來為國內抗瘧防瘧工作所做的貢獻。

  台灣瘧疾雖已根除50年,但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灣包含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與花蓮縣5縣市29個鄉鎮共121個村里,仍可發現矮小瘧蚊蹤跡,其中花蓮縣志學村與台東縣三民里,更是今年新發現矮小瘧蚊的村里,儘管這些病媒蚊體內並無瘧原蟲,但對台灣仍有潛在威脅。目前台灣瘧疾病例主要來自境外,平均每年約有10至30例境外移入病例,以印尼、緬甸最多。今年截至目前共8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感染源分別為印度、布吉納法索、奈及利亞、剛果、馬拉威及喀麥隆。其中從事批發業的35歲男性多次前往剛果出差,6年內已是第4次感染。瘧疾仍是全球最普遍的傳染病,國人前往流行地區一個月前應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預防用藥,並做好防蚊措施。

  瘧疾在日治時代每年高達萬人死亡,戰後美援協助於屏東潮州成立瘧疾研究中心,確定矮小瘧蚊是主要病媒蚊且喜歡棲息室內後,大規模DDT室內化學防治,終於1965年12月4日獲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瘧疾根除登錄證書,2003年開始更將此防瘧經驗輸出至聖多美普林西比共和國,展開公衛外交新頁。為保全這項防治成果,自根除瘧疾後,疾管署仍持續進行瘧蚊調查與檢驗,實驗室也維持診斷量能,針對罹病人員追蹤治療,並儲備抗瘧藥物,作為旅遊醫學門診供前往瘧疾流行地區民眾的預防性投藥,一年約使用1萬1千錠。

  隨著環境、氣候變遷及全球化等現象,世界各地許多疾病傳播更加廣泛、快速。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到,全球半數以上人口正面臨蚊子等病媒帶來的疾病威脅,如瘧疾、登革熱、屈公病、黃熱病、茲卡病毒等。台灣近年也面臨登革熱的嚴峻挑戰,為因應這項疾病帶來的威脅,疾管署將於12月7日、8日舉辦「國際登革熱研討會暨國際諮詢專家會議」,透過與多位國際專家的交流,汲取各國病媒防治經驗,精進我國防疫量能。此外,鑒於過去根除瘧疾的DDT已禁用,且近年環保意識抬頭,疾管署也宣示將病媒防治策略從化學噴藥帶入生態防治新紀元,以減少化學噴藥造成的各種危害。

圖片

郭署長致贈抗瘧戰士郭明珠小姐感謝狀.jpg
台灣根除瘧疾50週年紀念合影1.jpg
台灣根除瘧疾50週年紀念合影2.jpg
郭明珠小姐.jpg
發佈日期 20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