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東南亞及西太平洋雙區聯合應用流行病學研討會已進入最後一天,今日由世界知名的英國學者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學院Richard J Coker醫師,就未來流感大流行以及世界各國是否已做好準備等分析資料進行報告。另特別邀請知名的流行病學專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James Chin教授,講授過去、現在與未來愛滋病在亞太地區流行趨勢,相信此議題亦將提供與會的學者與衛生官員更多思考與討論空間。會議閉幕前,亦將頒發特殊貢獻獎給對台灣以及許多亞洲國家的公共衛生方面貢獻良多的衛生署前防疫處處長果祐增及協助台灣建立FETP不遺餘力的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駐東南亞區辦事處主任Dr. Michael D. Malison。
果祐增前衛生署防疫處處長,自1949年起包含其在WHO任職期間,對於我國及許多亞洲國家的公共衛生發展工作不遺餘力,即使1987年退休後,直到2000年間,仍持續致力於發展及評估許多國家之重要保健活動、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ETP)以及瘧疾根除工作,包括韓國、西薩摩亞、斐濟、馬紹爾群島、中國、印尼等等國家。
Dr. Malison是美國疾病管制中心Sustainabl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 SMDP)的創立者,在1992到2006年間擔任此計畫的主席,之後則在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駐泰國辦公室擔任主席。從1984到1988年,Dr. Malison自美國派駐來台,成為台灣FETP的顧問,在台灣FETP草創階段,為台灣FETP的建立以及發展不遺餘力。也因此,Dr Malison在當年獲頒衛生界最高榮譽獎章—衛生獎章,為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外國人。自2005年起,他也擔任疾病管制局的顧問,指導台灣FETP的重整以及國際化發展。
世界知名的英國學者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學院Richard J.Coker醫師,就流感大流行議題進行演講。他曾於2006年以世界衛生組織檢核表中之7大類166項目,評估21個歐洲國家及7個亞洲國家的流感大流行準備狀況,並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The Lancet),得到全世界很大的迴響。他也以同樣標準評核我國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總體完成度為70%,較前28國之平均狀況為優(中位數約57%),總評為高度準備(a high level of preparedness)。此次他再次對全世界各國的流感大流行準備工作提出建言。
壓軸演講則特別邀請世界知名的流行病學專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James Chin教授,討論過去、現在與未來愛滋病在亞太地區流行趨勢。James Chin教授長期致力於愛滋病的流行病學研究,曾任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愛滋病防治計畫監測部門主管,今年剛出版一本有關政治與流行病學上的衝突對愛滋病疫情的影響。這次演講也將會以此議題提供與會的學者與衛生官員更多思考與討論空間。
今天在論文發表部分,中國代表報告曾於西藏發生不明原因的傳染病,經過中國流行病學訓練計畫的學員深入調查,證實是因當地民眾生食野生豬肉感染旋毛蟲病,經過衛生教育宣導,疫情得到控制。此外他們也分享2005年在四川爆發豬鏈球菌感染的疫情,經過調查發現,屠宰豬隻及接觸豬的鮮血或新鮮生肉為主要危險因子,如果工作人員有暴露的傷口,將更容易感染。經過教導豬販戴手套,清理傷口及避免直接接觸豬的鮮血或新鮮組織等防治措施,整個疫情亦受到控制。